時間:2009-12-22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很少有誰沒受過的困擾,這一難言之痛常把人折磨得坐臥不安、茶飯不思。據(jù)《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報道,15%的美國人長期飽受便秘之苦;而我國的兩份也顯示,天津、重慶的長期便秘患病率分別為4.43%和3.19%。
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除了飲食、精神等因素之外,藥物也是造成便秘的一大“殺手”,中人需要特別注意。
最常見的會引起便秘的藥物:
治療消化系統(tǒng)的:法莫替丁、西咪替丁等H2受體拮抗劑,奧美拉唑等質(zhì)子泵抑制劑,阿托品、東莨菪堿等腸胃解痙藥,枸櫞酸鉍鉀等鉍劑,還有氫氧化鋁等鋁劑,都可能引起便秘。
內(nèi)分泌藥物:如降糖藥格列齊特。
神經(jīng)系統(tǒng)藥物:如帕羅西汀等抗抑郁藥、奧平等抗精神病藥物,以及治療的金剛烷胺、左旋多巴等。
系統(tǒng)藥物:如普羅帕酮、硝苯地平、比索洛爾等,以及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他汀類調(diào)脂藥。
此外,補、補鐵的藥物也容易引起便秘。另有文獻報道,嗎啡、可待因等阿片類藥物和利尿劑也會導致便秘的不良反應。
不當使用瀉藥 易引起便秘
更要提醒的是,有文獻表明,如果濫用瀉藥也會導致便秘。瀉藥雖然能治療便秘,幫助排便,但如果長期使用,腸道會形成對瀉藥的依賴,自主運動減弱,腸神經(jīng)系統(tǒng)受到損害,結(jié)果發(fā)生便秘。
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三類瀉藥
刺激性瀉藥
通過刺激腸壁使腸道蠕動加速,促進排便。如含酚酞的果導片、蓖麻油、大黃、番瀉葉等,本類瀉藥作用較強。
容積性瀉藥
又稱鹽類瀉藥或機械刺激性瀉藥。如硫.酸鎂、硫.酸鈉等。此類瀉藥作用快而強,主要用于排除腸道內(nèi)毒物,或與驅(qū)蟲藥合用驅(qū)除腸內(nèi)。但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現(xiàn)很少使用。
滑潤性瀉藥
又稱大便軟化劑。此類藥能滑潤腸壁,軟化大便,使糞便易于排出。如液狀石蠟、甘油栓、開塞露、麻仁丸等。這類藥物作用溫和,不易引起劇瀉,適合老年人、孕產(chǎn)婦、患者、術后患者、痔瘺患者等。
生活實例:更要慎用瀉藥
張老伯的大便問題已經(jīng)是20多年的“老大難”了。他在家里和辦公室都準備了黃連上清丸,每遇大便不通,就服上半包或一包。開始時藥 很靈驗,后來一包不行改兩包,或兩種瀉藥一起吃,近年來用成藥無效了,每天靠番瀉葉過日子。
最近,張老伯的情況不大好,他已經(jīng)五天沒有解大便了。這可急壞了張大媽,用了好多藥都無濟于事,只好送他到灌腸,誰知這一招也不靈了,為了安全,勸張老伯住進了醫(yī)院。經(jīng),老伯直腸中沒有堵塞,大糞便停滯在結(jié)腸,最長期濫用瀉藥的后果。
張老伯的問題出在哪里呢
這還要從對老年便秘的特殊認知說起。中醫(yī)認為,老年人隨著衰老的自然進程,臟腑功能衰退,便秘者大多屬于虛證。但是,一般老年人不了解這種體質(zhì)的特殊性,經(jīng)常用大黃或以大黃為主的中成藥通便,使原本虛弱的臟腑功能能更加虛弱,不但達不到通便的目的,反面會誘發(fā)其他疾病。
清熱通便藥又稱峻瀉下藥,酚酞、果導片、三醋酚汀等,都屬于刺激性瀉藥。這些藥物長期反復對腸道刺激,會使腸黏膜應激性減退,造成即使有糞便在腸中停留、腸道也無動于衷的狀況。此時,無寫藥刺激就無法解便,而瀉藥劑量則越用越大,由此惡性循環(huán),終致頑固性便秘。
據(jù)報道,老年便秘易誘發(fā)心腦血管病,引起老年等精神,還會增加患直腸癌的機會。
老人適宜選用的西藥制劑:
微生態(tài)制劑:這類制劑不僅可以清除體內(nèi)“垃圾”,調(diào)節(jié)腸道菌群平衡,使腸道功能恢復正常,保持大便通暢,還能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且副作用少。
緩瀉劑:根據(jù)老年人的體質(zhì)和病情可選用內(nèi)服緩瀉劑。患老年高血壓、心衰的便秘患者,可選用緩瀉劑液狀石蠟,但不宜長期服用。老年病伴便秘的患者可選用胃動力藥。但該藥禁止與酮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氟康唑、紅霉素、克拉霉素等藥同服,以免發(fā)生等不良反應。
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治療便秘的根本:
(1)養(yǎng)成每日定時大便的習慣。即使無便意,仍要定時去廁所,久之可形成反射性排便習慣,排便時不看書,不聽廣播,精神要集中。
(2)多吃粗纖維。如、水果、粗糧,以增加糞便刺激腸蠕動,還可多吃B類的食物?纱龠M消化液分泌,維持胃腸道正常蠕動。
(3)多飲水。便秘時老年人每天需飲水2000~5000毫升,最好在清晨空腹先飲一大杯水再適當活動,可濕潤胃腸道軟化糞便。
(4)加強鍛煉。增加體力活動或運動,尤其是加強腹部肌肉的鍛煉,可以增進循環(huán),增強肌張力,刺激腸壁蠕動,加快糞便通過腸道。
(實習編輯:焦卉慧)
內(nèi)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huán)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jīng)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養(yǎng)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fā)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皮膚偏方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fā)方(38) 白發(fā)方(70) 黃褐斑方(45) |
腫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兒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jīng)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婦科偏方 |
月經(jīng)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chǎn)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關于我們 | 打賞支持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yī)生診斷及醫(yī)療為準。 ┊ 如有轉(zhuǎn)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wǎng) 版權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