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人們往往喜歡吃一些生冷食品,還有人習慣把剩飯菜從冰箱中拿出不經加熱就吃,這往往容易導致腸炎的發(fā)生,引起腹瀉、腹痛。部分病人或家屬憑著以往的經驗,會找來一些家里沒用完的處方藥或非處方藥自行治療。這種省事的做法很不安全,用藥不當容易耽誤病情甚至適得其反。其實,家庭用藥治腹瀉往往存在一些錯誤的觀念,需要我們提高警惕。
腹瀉就用止瀉藥 其實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因為許多腸道傳染病發(fā)病初期多有程度不同的腹瀉,排泄物能將體內的致病菌與細菌產生的毒素排出體外,減少對人體的毒害作用。當然,如果腹瀉次數頻繁、持續(xù)時間過長,出現了脫水,就應該在應用抗菌藥和糾正脫水的前提下,并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止瀉劑。
隨便使用抗菌藥 這種做法不妥。因腸道傳染病可由大腸桿菌、痢疾桿菌、變形桿菌以及病毒等引起,故在選用抗菌藥前,最好先做大便細菌培養(yǎng),明確致病菌種類,再選用對細菌最敏感的抗菌藥或抗病毒藥物治療,以免亂用藥產生耐藥性。
盲目使用止痛劑 有些病人腹瀉伴有腹痛時,擅自服用解痙劑如阿托品、顛茄片等以達到止痛的目的,殊不知這種做法非常不安全。這些解痙劑對患有青光眼的老年人是禁忌,可使青光情加重。此外,部分外科急腹癥如闌尾炎等,也可引起如腹瀉、腹痛等類似腸炎的癥狀,擅自使用止痛藥物,可掩蓋真實病情,延誤治療,甚至危及生命。對于腸炎伴腹痛劇烈的病人,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才能使用止痛劑。
稍有好轉就停藥 不少腸道感染患者常以腹瀉癥狀為服藥依據,即腹瀉嚴重時就多服藥,腹瀉減輕時就少服,稍有好轉就停藥。這樣做很容易造成細菌對抗菌藥耐藥,腹瀉反復發(fā)作,時間長了會轉為慢性腸炎,給治療帶來困難。正確的服藥方法是:腹瀉、腹痛等癥狀全部消失后,繼續(xù)用藥2~3天鞏固治療。有條件者應做大便細菌培養(yǎng),轉為陰性后方可停藥。
急于更換藥物 有些腸道感染患者用藥一兩天不見好轉,就急于更換別的藥物。其實任何藥物治療都需要一個療程,一般是3~5天。隨便頻繁換藥,會適得其反,引起細菌耐藥,病情遷延。
總之,發(fā)生腸炎腹瀉后病人應到醫(yī)院找醫(yī)生診治,按照醫(yī)囑用藥,以避免陷入用藥誤區(qū),延誤治病的良機。同時注意飲食控制,攝入清淡、少油膩及含纖維素少的食物,不喝甜飲料,多喝白開水。
(實習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