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六大營養(yǎng)要素之一的維生素,對于生命體系的意義早為人們所注重。盡管其不構成體內的能量來源,卻是調節(jié)機體各種物質代謝及維持器官、組織功能正常運轉所不可缺少的。正常情況下,人通過飲食即可獲得每日所需的水溶性維生素,但在攝食減少、禁食或胃腸道功能障礙等情況下,水溶性維生素的攝取或吸收會受影響,最終導致某些水溶性維生素的缺乏。尤其對外科疾病來講,某些維生素的缺乏可能影響疾病的恢復過程。故水溶性維生素的對外科患者來說就如同健康人的一日三餐般不可缺少。這主要由于:
1、外科患者手術前后處理的特殊性
術前,尤其是消化道疾病患者,往往在入院前已存在攝入減少、消化道功能不良或障礙的病史。水溶性維生素的攝取和吸收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甚至存在隱匿性缺乏的可能性。入院后,為確保手術成功,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常需作一些手術前的準備,如禁食、洗胃并服用抗生素等。術后,胃腸道功能的恢復需要一定時間,而且必須待胃腸蠕動恢復后方能逐步進食。因此,這些患者于手術前后必定有一較長時期不能正常攝入生理及至病理狀態(tài)下所需的水溶性維生素,而這對于一些已存在長期消耗的慢性病或腫瘤患者,無疑是雪上加霜,極易導致某些維生素的缺乏,終而影響術后創(chuàng)口愈合和機體康復。
2、外科疾病對水溶性維生素的需要
水溶性維生素在體內通過構成輔酶而發(fā)揮其對物質代謝的重要作用。維生素B12生物素和葉酸等盡管可由腸道細菌合成一部分,但在使用腸道抑菌藥物的情況下,這部分量就靠不住。尤其在長期吸收不良、代謝失常、高代謝或胃幽門部切除情況下,可出現(xiàn)葉酸、維生素B12缺乏,以致產生巨紅細胞性貧血。維生素C自胃腸道吸收,參與膠原合成與外科感染、創(chuàng)傷愈合明顯有關,一旦缺乏將影響膠原合成,以致延緩創(chuàng)口愈合,導致不同程度的皮下、粘膜等處的出血,降低局部或整體抗感染能力。所以,手術、創(chuàng)傷患者對水溶性維生素的需要量增加已是公認的。
早期水溶性維生素缺乏很少有特殊癥狀和體征,而且就目前條件而言,也無法常規(guī)、快速和準確地測定人體組織內各種維生素的濃度,因此在臨床中應及時補充或常規(guī)供給,以滿足機體每日代謝所需。譬如上海第一生化藥業(yè)生產的“九唯他”正是這樣一種參照美國醫(yī)學會的處方設計原理,根據(jù)中國人的維生素日需要量擬訂的水溶性維生素制劑,在外科中可適用于多種疾病狀態(tài):1、術前已存在營養(yǎng)不良者;2、術前需作數(shù)日胃腸道準備或禁食者;3、消化道疾病術后;4、應用TPN(完全胃腸外營養(yǎng))者。目的在于促進創(chuàng)傷愈合、降低手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最終達到早日康復的目的。隨著醫(y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和醫(yī)藥事業(yè)的發(fā)展,臨床危重病患的治愈率正逐年提高,從而使水溶性維生素在綜合治療中的地位日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