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血壓過高,將引起心臟過重負擔,血管過度“磨損”,以及新陳代謝等一系列變化,從而帶來嚴重的合并癥。因此,人們一旦發(fā)現(xiàn)血壓超過正常值,就設法將過高的血壓降下來。
近年來,藥源引起的繼發(fā)性高血壓,在臨床上有增多趨勢,許多患者,甚至是醫(yī)生都盲然不知。藥源性高血壓如不察覺,會加重原發(fā)病,甚至是造成高血壓腦病、中風、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主要危險因素,千萬不可掉以輕心。那么,哪些藥物能引起血壓升高?目前比較公認的常用藥有:
激素類藥物:氫化可的松、可的松、地塞米松、強的松,強的松龍;醛固酮、去氧皮質酮;雌二醇、睪丸酮;苯丙酸諾龍、康力龍等。這類藥物能影響水鹽代謝,使鈉鹽停滯體內,血容量增加。激素又促進人體內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活動性增高,促進小血管平滑肌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另外,常用中藥甘草的有效成分是甘草次酸,化學結構類似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生胃酮、胃復安的化學結構和醛固酮類似,也可導致血壓升高。
含鈉鹽的藥物:青霉素鈉鹽、氯化鈉、碳酸氫鈉、先鋒必、生理鹽水、血漿制品等。全世界100多年的鈉鹽與高血壓相關研究證實,血壓與“鹽敏感”有關,如含鈉藥物大量或長期應用,可因鈉攝取過多,水鈉潴留而使血壓升高。時間愈長,血壓也愈高。
解熱鎮(zhèn)痛藥:特別是非甾體類抗炎藥,如消炎痛、炎痛喜康、布洛芬、萘普生等。這類藥物化學結構類別各異,但都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共同機制,使用后可導致擴張血管的前列腺素及其衍生物分泌減少,水和鈉鹽潴留體內,血容量增加,血管持續(xù)收縮,致使血壓升高。
抗菌藥物:紅霉素、利福平、丁胺卡那霉素、滅滴靈、吡喹酮以及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的痢特靈、優(yōu)降靈、丙米嗪、苯環(huán)丙胺等。這類藥本身不會升壓,但和大量酪胺食品如紅葡萄酒、啤酒、臘肉類、干魚、干乳酪、柑桔、菠蘿、香蕉等同時食用,就具有升壓作用,甚至發(fā)生高血壓危象。因為這類食物化學結構類似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又因為服用單胺氧化酶制劑,使人體喪失了分解酪胺的—能力,此時大量進食酪胺食品,會使酪胺大量積蓄而出現(xiàn)明顯升壓作用。
除上述藥物種類外,臨床上常見的還有治療肝炎的藥物強力寧,對血管平滑肌具有直接收縮作用的麥角新堿、普魯卡因、麻黃素、鼻眼凈以及大多數(shù)含有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藥。
預防藥源性高血壓主要是謹慎應用上述藥物,特別是對冠心病、心或腎功能不全者更要慎之又慎。一旦出現(xiàn)高血壓兆頭,須密切注意血壓變化。一般情況下,單純因藥物引起的高血壓,只要停藥后即可逐漸恢復正常,關鍵在于早發(fā)現(xiàn),早停藥,不可麻痹大意。
(實習編輯:周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