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08-01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據(jù)近年來世界各地各類問卷調查顯示,失眠的患病率在30%左右,而有睡眠問題者超過50%。據(jù)筆者對3 000多例失眠患者的臨床流行病學調查資料統(tǒng)計顯示,其誘發(fā)因素主要有精神心理、疾病、藥物、環(huán)境、自身體質等五大類,35~55歲人群是最高發(fā)的年齡段。
臨床上比較常見的失眠類型有以下幾種:
1、神經質性失眠
這部分人多見于性格較敏感,雖然平日睡眠與常人相差不大,卻還常訴述自己睡眠不足。一有小事煩心,就會出現(xiàn)失眠,且日常格外注重自己的身體狀況,偶爾睡不好覺,就覺得是病態(tài),若意識到自己有失眠癥,就更會背上思想包袱,往往一到晚上就害怕,“今晚我又要失眠了”。對這類患者,要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告知其有關睡眠的科學知識,以及失眠和失眠癥的區(qū)別。
治療以柔肝養(yǎng)神為原則,中藥常選用白芍、女貞子、玫瑰花、合歡皮等。一般解決了心理問題,服藥后睡眠功能往往恢復得很快。
2 、精神過勞性失眠
這些病人主要是干部、經理等,多為長期工作緊張、壓力大而引發(fā)失眠,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晚上臥床難眠,或間斷多醒,通宵夢擾、似睡非睡,甚至通宵不眠。此類患者,應該勸說其在可能的情況下,短時間內適當放松一下,如療養(yǎng)、旅游等。
治療以平肝寧神為原則,中藥可選用白蒺藜、生龍骨、夜交藤、野百合等,臨床效果也比較好。
3、病因性失眠
有很多疾病可引起失眠。常見的有頸椎病、心臟病、高血壓,腦病如腦動脈硬化、腦梗塞、腦萎縮等。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早醒,醒后難以再入睡。在治療這類失眠病人的同時,應兼顧其原發(fā)病癥,統(tǒng)籌兼顧,方可見效。
4、藥源性失眠
這部分病人由于患某種慢性疾病,長期服用某種西藥,如高血壓病人長期服降壓藥,結核病人長期服抗癆藥等,而這些化學合成的西藥往往有引發(fā)失眠的副作用。
對這類病人,應該適當調整用藥,選擇一些既能治療原有疾病,又沒有引發(fā)失眠副作用的藥物,同時遣以安神佐眠中藥,才能使失眠現(xiàn)象迎刃而解。
5、安眠藥依賴性
失眠這些病人長期持續(xù)服用鎮(zhèn)靜催眠藥,對安眠藥形成了依賴,一旦不服或少服,就會出現(xiàn)失眠。這些病人的心理往往很矛盾,一方面對安眠藥的不良反應有懼怕心理,另一方面不服又不行,就是安眠效果不好也擺脫不了,如此日復一日,月復一月,陷入惡性循環(huán)。因此,安眠藥只能臨時服用助眠,不能長期依賴。
有些中醫(yī)師曾運用平肝活血、寧心鎮(zhèn)驚等中醫(yī)方藥,治療安眠藥依賴性失眠病人,采取邊服中藥邊遞減安眠藥劑量的方法,使大部分患者在4~8周內,減少了服藥劑量或停服安眠藥,恢復了正常的睡眠功能。
6、睡眠節(jié)律紊亂性失眠
這些人往往是所謂追求時尚的一族,過夜生活,每天晚上唱歌、跳舞、泡酒吧、打麻將、玩電腦等,不到深夜1~2點鐘不上床,日久出現(xiàn)失眠。臨床特征多為臥床久久難以入眠,或通宵似睡非睡,夢擾紛紜,早晨起不了床。對這種病人,要勸導他們順應自然界晝夜節(jié)律和人體的睡眠規(guī)律,生活要有規(guī)律,避免夜生活。
臨床多采用鎮(zhèn)肝安神法,中藥選用生鐵落、珍珠母、朱燈芯、柏子仁等。一般都能見效。
7、飲食不節(jié)性失眠
有些人由于各種原因,幾乎每晚都要出席宴會,觥籌交錯,味美肴佳,時間久了也會出現(xiàn)失眠癥狀。這是由于進食了過量的高蛋白、高脂肪、高碳水化物食物之后,機體胃腸道的負荷增加了,消化不完全,產生了大量的氣體和酸性代謝產物而影響睡眠。
祖國醫(yī)學認為:“胃不和,則臥不安”,“飲食過度,食不消化,郁而化火,熱擾心神”而致失眠。這些病人常常表現(xiàn)為入睡困難,上床后1~2個小時也難以入眠,更多的人是睡眠不酣,常在半夜里莫名其妙地醒來。此類患者,晚上一定要避免應酬,晚餐避免進食過多的“肥甘”之品。
臨床治療宜用和胃安神法,中藥選用焦山楂、焦麥芽、抱茯神等,往往多能奏效。
小編推薦:在臨床上常見因避孕失敗而去做流產的女性,這種失敗固然使我們煩惱異常,但令我們更為憂慮不安的是找不到避孕失敗的原因。因此,了解口服避孕藥的藥理作用特點,為自己選擇合適的口服避孕藥尤其重要。[ 詳情請看>>>>>給自己選適合的口服避孕藥]
(責任編輯:梅一多)
無相關信息
內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huán)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養(yǎng)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fā)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皮膚偏方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fā)方(38) 白發(fā)方(70) 黃褐斑方(45) |
腫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兒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婦科偏方 |
月經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yī)生診斷及醫(yī)療為準。 ┊ 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 版權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