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是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子根,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用于亡陽虛脫,肢冷脈微,陽痿,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陰寒水腫,陽虛外感,寒濕痹痛,陰疽瘡瘍。其實附子功效、主治甚廣,這樣的概括遠不能反映全貌。而附子治病廣,可是,它當中含有烏頭堿,確是有毒物質,稍稍不注意,就會引起其他不良反應。
“醫(yī)生,附子開這么大劑量,好像超出藥典范圍了,吃了會不會有毒?”一位看門診的老伯“久病成醫(yī)”,他回家仔細研究藥典發(fā)現(xiàn):附子的劑量應為3克~15克,而醫(yī)生卻為他每次服用開具的附子藥量為40克。
“只要用藥正確、適合患者病情,哪怕附子劑量超出醫(yī)書記載幾十倍都沒有危險。”廣東省中醫(y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醫(yī)師毛煒表示,根據文獻,既有服用10克小劑量附子一次就出現(xiàn)中毒反應的報道,又有在搶救危重病過程中,24小時內用量超過500克而不出現(xiàn)中毒反應的例子。“其實劑量大小與會否中毒沒有絕對的正比關系,中毒與否還牽涉到其他多種誘因,而且不同的藥典記載的劑量范圍也不同,暫沒有統(tǒng)一結論。”毛煒說。
她表示,中醫(yī)界對附子的用量主要有四種觀點:一種畏附子如虎狼,索性棄用此類藥物;一種認為附子毒性劇烈,應當小劑量使用,如《中藥大詞典》中附子的用量為3克~9克;第三種觀點主張根據病情的不同以及個體的差異選擇劑量,常用劑量在15克~60克;第四種是“溫陽派”主張的超大劑量使用附子,特別是在救治心衰等危重癥和腫瘤等疑難病癥時,使用的劑量更大,起始劑量多在45克~75克之間。
“導致附子用量差異巨大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對古今劑量換算認識的不同。目前,藥典、教科書多認為張仲景所處的東漢時期的1兩相當于現(xiàn)代的3克,但據現(xiàn)代一些醫(yī)史學家的考證,當時的一兩應相當于現(xiàn)代的15.625克,兩者相差5倍多。”毛煒解釋。而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同學術流派、不同醫(yī)家之間認識和經驗的不同。
附子被中醫(yī)奉為“保命要藥”
據介紹,附子是毛茛科植物烏頭的旁生塊根。味辛甘,性大熱,有毒。主要產于四川、陜西、云南等地。早在我國第一部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就有關于它功效的記載: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瘡。由于附子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逐濕等功效,因此是常用的溫里補火要藥,也被譽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藥”。明代著名醫(yī)家張景岳把附子、人參、大黃、熟地共列為“藥中四維”,即是治病保命的要藥。
在現(xiàn)代臨床中,附子常用于救治急性心肌梗塞所致的休克、低血壓狀態(tài)、冠心病及風心病和多種疑難疾病。據統(tǒng)計,在500張常用著名方劑中附子的使用頻率為13.20%,是歷代醫(yī)家治療危急重癥和疑難雜癥的常用藥之一。
中藥含附子熬時切莫加冷水
“必須明確指出的是,附子是‘有毒’中藥的典型代表,用好了可以拯救患者,使用不當會造成嚴重毒副反應甚至危及生命。”毛煒表示,附子中毒絕非只和劑量大小有關,“引起附子中毒的原因很多,包括藥材質量不好、炮制方法不當、長期過量使用、配伍不合理和煎煮方法不恰當等。”
“我們臨床發(fā)現(xiàn),很多市民不懂正確煎煮含附子的中藥。”毛煒說。“這類藥一般要先煎附子1~2小時。掌握火候有一個訣竅:取一片煎過的附子,咬一口慢慢咀嚼,如果沒有麻口的感覺,表明煎煮火候到了,這時可以放入其他藥物,如果仍感覺麻口,則需繼續(xù)煎煮。”因此,很多有經驗的中醫(yī)生通常會在處方中“附子”這味藥的右上角或后面注明“先煎,去麻”。
另外,煎煮含有“附子”的中藥一般耗時較長,有些市民煮藥時發(fā)現(xiàn)水干就中途加冷水。“這樣可能增加附子的毒性,應屬大忌。”毛煒說,煎藥前應充分估計好水量,一次性加夠;如果中途發(fā)現(xiàn)水快煎干,應該先關火、待藥冷卻后再加入適量冷水,然后重新開始煎煮、計時;即使中途加水,也一定要加開水。
中藥材附子,有毒,使用不當可致人體呼吸中樞麻痹、引起心臟驟停;但同時它又被譽為中醫(yī)“要藥”,從醫(yī)圣張仲景到現(xiàn)代醫(yī)學名家,不少人用它讓患者起死回生。然而,不同的藥典、教科書、流派,對于附子的劑量使用范圍卻觀點大相徑庭。超出“老祖宗”經典藥量用附子會否中毒?廣東省中醫(yī)院治未病中心毛煒主任醫(yī)師表示:除劑量大小外,藥材不好、炮制、配伍不合理和煎煮方法不恰當等都可導致中毒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