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03-17 來源:中國健康網 作者: 我要糾錯
天氣逐漸炎熱,醫(yī)院內一下子多出來不少拉肚子的小病號,據醫(yī)生介紹,腹瀉是小兒夏日最常見疾病之一,每天都有不少患兒前來就診。由于小兒腹瀉可引起各種并發(fā)癥,威脅健康,如果治療不當,更可能導致營養(yǎng)不良和生長發(fā)育遲緩,因此各位媽媽面對孩子的不正常“便便”可謂如臨大敵。面對咄咄逼人的夏日,其實簡單幾步就可以呵護你的寶貝遠離腹瀉,安全度夏。
夏日熱,易腹瀉
常見的小兒腹瀉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感染性腹瀉,通常是由細菌和病毒引起的。夏季天氣炎熱,食物容易變質,滋生大量細菌,這也是引起腹瀉的原因之一。
另一類為非感染性腹瀉,主要由受涼、消化不良引起,這是由小兒的生理特點決定的。夏日氣溫較高,小兒的消化系統(tǒng)隨著氣溫的升高,會發(fā)生消化酶分泌減少、胃腸動力降低的現(xiàn)象;加上小兒胃腸道未發(fā)育成熟,胃酸少,殺菌能力差,如果夏天過多地進食飲料,稀釋了胃酸,致使病菌很容易闖過胃酸這一關,進入腸道而引起腹瀉;其次,小兒胃腸道中各種消化酶少,不利于食物消化,易引起消化不良,導致腹瀉;第三,嬰幼兒生長迅速,需要足夠的營養(yǎng),小兒胃腸道的負擔相對較重,易發(fā)生消化功能紊亂。
看“便便”,識癥狀
腹瀉最主要的癥狀就是解大便的次數和量都增多了,少則每日3~4次,多可增加到每日10余次,同時性狀也發(fā)生了改變。因此,家長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便便”,大致判斷孩子患上的是哪類腹瀉。如果大便里帶有黏液和血,很可能是細菌感染引起的;如果寶寶大便稀薄多泡沫,色淡,臭味少,有腹鳴腹痛,或伴有發(fā)熱,則是由受涼引起的;如果寶寶拉的大便很臭,而且夾有未消化的食物殘渣,多半屬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當然,伴隨出現(xiàn)的還會有嘔吐、腹痛、發(fā)熱、食欲減退等癥狀。
選對藥,止腹瀉
選對藥,止瀉才能事半功倍。面對琳瑯滿目的止瀉藥品要如何選擇呢?兒童健康專家提醒:
1、選用兒童專業(yè)藥物。許多媽媽認為“成人止瀉藥劑量減半就可以治療寶寶腹瀉”,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由于年齡段不同腸胃發(fā)育度也大不一樣,因此在如何“減量”上無法科學量化,劑量使用不當往往會有加重小兒腸胃負擔的危險。同時建議在選購中認準綠色OTC標志,這類藥品在藥品安全級別中分類最高,更適合兒童使用。
2、選擇適用癥更廣泛的藥物。小兒腹瀉應對因選藥,如病毒性腸炎引起的腹瀉,可選用腸黏膜保護劑,由受涼、消化不良引起的非感染性腹瀉,在收斂止瀉的同時要配合促進消化藥物,補充有益菌群,調整腸道微生態(tài)失衡。目前市面上大多數兒童止瀉藥只針對某一類型腹瀉,在出現(xiàn)多發(fā)癥狀時需要搭配使用才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無法量化用藥劑量之外,還存在藥物相互排斥的危險。因此建議家長可優(yōu)選適應癥更廣泛的藥品,如度來林,能專業(yè)治療小兒食物性腹瀉、小兒受涼腹瀉和小兒季節(jié)性腹瀉等,其主要成分不被人體吸收,在收斂止瀉的同時,能夠促進腸道平衡,并補充營養(yǎng),療效更全面。
巧護理,防復發(fā)
據兒童健康專業(yè)網站——兒童健康之家的專家建議,小兒腹瀉容易復發(fā),因此在腹瀉癥狀消退后,還要做好護理,防止復發(fā)。
1、預防脫水(輕度):不主張禁食,可給予米湯、稀飯等易消化食物,要注意觀察體溫、尿量、囟門、皮膚彈性等的變化。輕度脫水時尿量會略有減少,囟門會略有下降,淚少量減少。中度脫水時就醫(yī)。
2、補充營養(yǎng)素:腹瀉會直接導致營養(yǎng)素吸收障礙,小兒體力易下降,家長應注意補充葡萄糖等營養(yǎng)素,恢復孩子的體力。
3、護理局部皮膚:不要忘記用溫水清潔孩子的小PP。
無相關信息
內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huán)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養(yǎng)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fā)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皮膚偏方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fā)方(38) 白發(fā)方(70) 黃褐斑方(45) |
腫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兒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婦科偏方 |
月經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yī)生診斷及醫(yī)療為準。 ┊ 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 版權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