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3-25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老年人手腳麻木該怎么辦?很多老年朋友都有手腳麻木的問題,對此,中醫(yī)有哪些好的調(diào)理方法呢?跟著我們一起來了解看看吧。
老年人手腳麻木的常見誘因
風(fēng)邪入絡(luò):素有手足或半側(cè)顏面麻木不仁,可突然發(fā)生口眼歪邪,語言不利,甚則流涎,或伴有惡寒發(fā)熱,舌苔薄白,脈浮。
氣虛麻木:手足漸至麻木,倦怠少食,少氣懶言,語聲低微,便溏尿清,舌質(zhì)淡,脈弱。
血虛麻木:肢體掣強麻木,伸縮不利,肩背或腰腿麻木,面部、口唇和指甲淡白,眩暈眼花,舌淡,脈細。
氣滯麻木:肢體酸麻沉重,活動或按摩后則舒,或伴有胸脅滿悶,善太息等氣滯之癥,舌苔薄白,脈弦,多見于女性病人。
瘀血阻絡(luò):麻木不仁,痛覺消失,口唇青紫,肌膚甲錯,舌質(zhì)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澀。
濕痰阻絡(luò):麻木不仁,或痛覺消失,四肢困重,首如裹,惡心嘔吐,舌胖苔白膩,脈滑緩,多見于肥胖者。
治療老年人手腳麻木的常見方法
1、云南白藥泡酒足浴
用云南白藥粉40克。浸入白酒(50度以上)500毫升內(nèi),放置一晝夜后即可。用時將患肢浸入藥酒內(nèi),并反復(fù)揉搓,以肌膚發(fā)熱為度。每日2次,每次 30分鐘,在1日內(nèi)陽氣很盛之午時與陰氣很盛之子時進行治療,15日為1療程。500毫升藥酒可用一療程。治療期間禁食油膩、冷酸之品,禁涉冷水,勿過勞。
2、老絲瓜筋湯
取老絲瓜筋50克,煎湯1碗1次服下,每日2次,連服1星期,有特效。
3、路路通中藥足浴
取海桐皮、桂枝、姜黃、羌活、獨活、松節(jié)、路路通、劉寄奴、透骨草、紅花、當(dāng)歸各15克加水和白酒后煎煮并濾取煎汁。每次乘熱泡洗麻木的手或腳,每日泡洗2次。
4、桑葉足浴
用霜桑葉適量,曬干后用砂鍋加水適量煮沸,撈出桑葉,趁熱泡手腳15分鐘。每日2次,一般3天即可見效。
5、花椒露汁
取鮮花椒300克(干品60克),加5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盛入碗內(nèi),放在房上露一夜,用籮蓋上,在太陽將出時取下,冷服。蓋被出汗,一般1次即愈。
6、蜂蜜蒸木耳
取黑木耳50克,蜂蜜50克,紅糖25克。將木耳洗凈放碗內(nèi),蜂蜜,紅糖拌于其中,放鍋內(nèi)蒸熟食用。分3日服完。
按摩以下五大穴位改善老年人手腳麻木
1、手部穴位:
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部位,也就是大拇指與食指相連處,往下約1寸的位置。透過按壓此穴位,除了能夠舒緩焦慮、緊張的情緒外,還有改善手臂前肢酸痛、麻木的效用。
按壓合谷穴,除了能夠舒緩焦慮、緊張的情緒外,還有改善前肢酸痛、麻木的效用。
2、曲池穴:
肘關(guān)節(jié)彎曲成直角,在肘橫紋的外側(cè)頭凹陷處。此穴位對于緩解上臂麻木、血液循環(huán)不佳等癥狀相當(dāng)有效。
曲池穴位置約在肘關(guān)節(jié)彎曲成直角,在肘橫紋的外側(cè)頭凹陷處。
3、足部穴位:
太沖穴:
太沖穴位于足背側(cè)部,約大拇趾與第二趾間隙的后方凹陷處。按壓此經(jīng)常按壓此穴有助于改善下肢血液循環(huán)、氣血不通、麻木等癥狀。
經(jīng)常按壓太沖穴有助于改善下肢血液循環(huán)、氣血不通、麻木等癥狀。
4、足三里:
約在膝蓋下方凹陷處,往下3寸左右的位置上,約4指并攏的寬度。配合太沖穴、三陰交穴一同按壓,有舒緩腳痛、腳腫的效果。
5、三陰交穴:
此穴位在腳踝內(nèi)側(cè),沿著小腿后緣往上3寸,約4指并攏寬的位置上。按壓此穴位除了有改善生質(zhì)系統(tǒng)問題的作用外,對于下肢神經(jīng)痛及麻痹等癥狀的舒緩也有一定的幫助。
按壓三陰交穴除了有改善生質(zhì)系統(tǒng)問題的作用外,對于下肢神經(jīng)痛及麻痹等癥狀的舒緩也有一定的作用。
老年人手腳麻木,可以試試看上面的方法,如果情況嚴(yán)重,請及時就醫(yī)。
無相關(guān)信息
內(nèi)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huán)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jīng)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養(yǎng)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fā)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皮膚偏方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fā)方(38) 白發(fā)方(70) 黃褐斑方(45) |
腫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兒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jīng)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婦科偏方 |
月經(jīng)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chǎn)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關(guān)于我們 | 打賞支持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免責(zé)聲明 | 友情鏈接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yī)生診斷及醫(yī)療為準(zhǔn)。 ┊ 如有轉(zhuǎn)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quán)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