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3-25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高血壓對于大家的健康造成的傷害也是很大的,所以對于高血壓的治療一定要盡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高血壓病因和相關(guān)治療方法:
引起高血壓的原因有5種
1、遺傳性的高血壓病,常見于中老年人中。中老年易患高血壓,其中40%以上的人父母有高血壓病史;父母無高血壓,子女患高血壓機率為只有3%。老年人群中60%以上患有明顯的心腦血管病,其中由高血壓引起的相關(guān)性心血管病占絕大多數(shù)。全國每年有150萬人因高血壓引起腦中風(fēng)。
2、超重和肥胖是易患高血壓病的重要原因。肥胖不但可以引起高血壓,而且也易導(dǎo)致冠心病、膽囊炎、關(guān)節(jié)炎等諸多全身性疾病。肥胖者多數(shù)嗜睡、胃口好,易形成惡性循環(huán)。減輕體重的有效方法是有規(guī)律地參加運動,適當控制飲食。
3、情緒不穩(wěn)定的人也易患高血壓病。情緒激動、精神緊張的人,脾氣暴躁,辦事總愛瞻前顧后、反復(fù)思慮又難以下定決心以及過于焦慮、從事腦力勞動和精神高度緊張的人,容易罹患高血壓。此類人群如患高血壓,藥物治療療效往往欠佳。
4、吸煙和長期飲酒,也是高血壓病的主要患因。吸咽是高血壓、冠心病最顯著的危險因素。長期大量吸煙可使心率增快,血壓增高。精神緊張和A型性格吸煙者,心血管意外事件和心肌梗死發(fā)生率比正常人高2—4倍。另外,近年來證實,長期大量飲酒,尤其貪杯易醉者,常常合并高血壓、肥胖、高血脂和高血糖。
5、飲食中攝入過多的食鹽,更容易患高血壓病。北方人易患高血壓,其原因之一,與飲食過咸有關(guān)。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吃得過咸會導(dǎo)致機體鈉鹽過多,血管阻力增加,心血管負擔(dān)加大,促使血壓升高。
中醫(yī)日常有效降血壓方法
穴位按摩:百會穴,在我們頭頂正中線與兩耳之間連線的交點處,是我們治療高血壓的有效常用穴位。因為百會是我們?nèi)梭w幾條經(jīng)脈交匯之處,是我們?nèi)梭w陽氣聚集的地方,常按可以有效降低血壓?梢杂檬终凭o貼百會穴,順時針旋轉(zhuǎn),每次旋轉(zhuǎn)36圈。還可以多按壓足三里、人中穴、迎香穴、絲竹穴、聽宮穴、曲池穴等。大家記住,按壓穴位時應(yīng)該在吃飯后半個小時進行,按壓以不出現(xiàn)身體不舒服為準,避免在疲勞、酒醉、剛洗完澡時進行,而且最好在呼氣時進行按壓,這樣才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要每天多按按。
拔罐降壓:拔罐可以選取肝俞穴、足三里、心俞穴、承山穴、胃俞穴、三陰交等常用位置拔罐。一般一次拔罐時間不宜超過15分鐘,以10-15分鐘最佳,如果感到緊痛時也應(yīng)該及時拔除罐。每次拔罐后應(yīng)該在皮膚顏色恢復(fù)正常后再進行下一次拔罐,并且保證拔罐后24小時內(nèi)拔罐區(qū)域不接觸水。拔罐前與拔罐后要記得把罐清洗干凈,完全消毒。在拔罐時我們因注意酒精的使用安全,在每次使用酒精時及時蓋好酒精瓶蓋,避免不必要的事故發(fā)生。拔罐適合長期堅持,才能起到效果。
刮痧降壓:高血壓可以在刮痧時選取我們頭頸背部的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jīng),還可以刮印堂穴、人迎穴、風(fēng)池穴、曲澤穴、曲池穴、合谷穴等。我們可以用光滑的刮痧板(也可以選用光滑的陶瓷片或者湯匙),涂上刮痧油(也可以選用大寶等常用護膚品,植物油也可以)用瀉法點狀刮擦穴位、從上到下刮擦督脈、從下而上刮擦足太陽膀胱經(jīng),直到刮痧痕跡出現(xiàn)。在刮痧時要順著一個方向,不適合在有皮膚瘢痕、潰破、出血的皮膚上進行,還不適合老年人與重癥高血壓合并心、胸、腎的疾病的患者。刮痧降壓適合每日或者隔天一次,5天一個療程,間隔3天再繼續(xù),效果更佳。
3款藥枕可嘗試
中醫(yī)認為,頭是我們?nèi)梭w經(jīng)脈、穴位的氣血所匯聚之處,在頸項部施放藥枕可以有效的改善人體血氣運行,使經(jīng)脈通暢,調(diào)節(jié)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有效降低血壓。而且藥枕中的有效成分還可以直接作用于局部皮膚,起到消炎止痛、鎮(zhèn)靜止痛的作用。以下是常用的藥枕處方:
1、平肝降壓枕。只需草決明、丹皮、生石膏、紫草、白菊花、夏枯草、苦丁茶、荷葉、川芎各100g,曬干后弄成粉末,放入枕頭中即可?梢云礁吻鍩幔笛獕。
2、蠶沙菊草蒲枕。只需要晚蠶沙、白菊花、夏枯草、燈芯草、石菖蒲各200g,做法同上?梢杂糜谇鍩峤舛,降低血壓。
3、桑菊枕。只需要桑葉、菊花各500g,薄荷30g,冰片20g。只要將桑葉、菊花、薄荷曬干弄成粉末,加入冰片攪勻即可?梢杂脕碇委焺用}硬化、頭暈?zāi)垦、高血壓等?/p>
無相關(guān)信息
內(nèi)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huán)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jīng)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養(yǎng)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fā)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皮膚偏方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fā)方(38) 白發(fā)方(70) 黃褐斑方(45) |
腫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兒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jīng)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婦科偏方 |
月經(jīng)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chǎn)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關(guān)于我們 | 打賞支持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免責(zé)聲明 | 友情鏈接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yī)生診斷及醫(yī)療為準。 ┊ 如有轉(zhuǎn)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quán)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