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劑量用藥,增加肝腎負荷
有些急性子的病人吃了兩片藥覺得不管用就再吃兩片。本應八小時服用一次的藥物,病人隨意縮短時間服用。其實,藥物服用的劑量和時間都是臨床前和臨床試驗做出來的,其中有重要的藥物動力學和藥效動力學的變化規(guī)律,絕不是隨意制定的。藥物用量超出治療劑量范圍,輕則產生毒副反應,損害人體健康,重則危及生命。專家們認為,一般藥物的療效,不會因為劑量增加而提高,相反只會增加其肝腎功能的排泄負擔,損害臟器。
如鏈霉素用量過大,可引起頭暈、耳聾;慶大霉素用量過大,可引起尿蛋白和血尿等。常用的營養(yǎng)藥多吃、超劑量服用,同樣也沒有好處。超劑量服用魚肝油或維生素A,會引起骨痛、皮膚發(fā)癢、毛發(fā)脫落、食欲減退等癥狀。
超范圍用藥,易致細菌耐藥
超范圍用藥是指有些病癥本來不在藥品說明書標注的適應癥范圍內,患者卻擅自服用該藥。如感冒了人們經(jīng)常要吃抗生素“消炎”,但其實普通感冒大多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只針對細菌引起的感染,對病毒沒有作用。不僅如此,濫用抗生素還會引起惡心嘔吐、耳聾、腎衰等不良反應,甚至使細菌產生耐藥性。
盲目合并用藥,花錢買危險
在臨床上,合并用藥普遍存在,使用得當,可以提高療效,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然而盲目并用就不安全了。有些藥物之間會產生一些不良的相互作用:有些藥物合并使用會增加毒性;有些藥物合并使用使治療作用相互抵消;還有些同類作用相似的藥物,合并使用使體內血藥濃度增加,從而在治療疾病的同時,使毒副作用也增加。
解放軍302醫(yī)院藥學部副主任、主任醫(yī)師魏振滿舉例說:“如感冒藥種類多,雖然名稱不一,但所含成分大多類似。病人吃了一片白加黑覺得不管用,就再吃個百服寧。其實兩種藥里都含有250毫克的對乙酰氨基酚,使得藥物超量,可能會對肝腎或身體其他系統(tǒng)造成損害。”
是藥三分毒,中藥不例外
在許多人眼里中藥是安全無毒的,藥品一旦標明“純中藥制劑”總會贏得人們的青睞。其實,“是藥三分毒”這句話同樣適用于中藥,幾年前發(fā)生的患者服用龍膽瀉肝丸造成尿毒癥的事件正是因為龍膽瀉肝丸中一味名叫“關木通”的中藥含有馬兜鈴酸的物質,而這種物質正是尿毒癥的罪魁禍首。
常見的可以損害肝臟的中草藥為數(shù)不少,蒼耳子是治療鼻炎、頭痛的常用藥物,但其所含的毒蛋白和毒甙能損害肝臟,引起暴發(fā)性肝衰竭。雷公藤或雷公藤多甙片是治療腎病的常用中藥,但它們可以引起轉氨酶升高和肝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