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1-10 來源:尋醫(yī)問藥網(wǎng) 作者: 我要糾錯
誤區(qū)一 感冒藥吃多會上癮
誤區(qū)二吃感冒藥易犯困誤區(qū)三復方藥效果更好誤區(qū)四感冒只選中藥誤區(qū)五 “多藥齊下”見效更快誤區(qū)六 感冒就要先消炎誤區(qū)七早吃好得快
限購令一出,很多人開始擔心:服用感冒藥是否也會中毒或上癮呢?
專家指出,麻黃堿是從中藥麻黃中提取的一種生物堿,具有鎮(zhèn)咳平喘、擴張氣管和緩和鼻黏膜充血等作用。雖然麻黃是非法制品最主要的原料,但從麻黃堿到非法制品,還需要一系列化學反應才能形成,因此大可不必擔心會中毒或成癮。
此外,麻黃堿在單劑藥物中的含量非常少,成人每次口服量一般僅為15-30毫克,每日總劑量最高為150毫克,離中毒的危險劑量還差很遠,不會產(chǎn)生成癮等副作用。
不過,專家也提示,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以及腎功能不全的特殊人群需慎用麻黃堿類藥物。
誤區(qū)二 吃感冒藥易犯困
不少人覺得,每次吃了感冒藥都會想睡覺,以致很多開車的人感冒了也不敢吃藥。事實上,感冒藥中讓人犯困的只是某些成分。
專家指出,感冒藥中讓人犯困的,正是用于緩解鼻塞、流涕、打噴嚏等癥狀的抗組胺。因此,開車的人在選擇感冒藥時,要特別留意其中是否含有這種成分。
誤區(qū)三 復方藥效果更好
在選擇感冒藥時,很多人認為針對多種癥狀的復方感冒藥效果更佳。專家指出,吃復方感冒藥有時反而會起壞作用。雖然復方制劑的功能具有多面性,但也并非沒有側重,很多復方制劑的感冒藥在成分配兌比例上也有所區(qū)別,因此患者在購買感冒藥時,一定要選擇對癥的。
誤區(qū)四 感冒只選中藥
很多人認為中藥的副作用小,因此感冒了一直堅持服用中藥。專家表示,從藥理的作用來看,在感冒的早期使用中藥可能對感冒病毒的控制作用較好,但在感冒癥狀已經(jīng)較為嚴重的情況下,使用中藥則“為時已晚”,因為中藥起效時間長,此時選擇對癥的西藥更好一些。
誤區(qū)五 “多藥齊下”見效更快
有些人為了感冒好得快,干脆幾種感冒藥一起吃,似乎是藥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專家指出,不同廠家生產(chǎn)的感冒藥可能里面會含有相同的成分,如果盲目同時服用,很可能會造成劑量的增加,反而對健康不利。
另外,有的人雖然只吃一種感冒藥,但擅自增加劑量。專家指出,服用感冒藥應該在推薦的劑量范圍內,年老體弱者最好從小劑量開始服用,慢慢增加劑量,以免產(chǎn)生不良反應。
誤區(qū)六 感冒就要先消炎
很多病人認為感冒了就是身體有了炎癥,必須服用抗生素。事實上,感冒后一般先會干咳1-2天,此后呼吸道內的分泌物增加,形成多而稀的痰液。炎癥后期或慢性炎癥時,痰液則變得黏稠,呼吸道內形成積痰,干咳之后會逐漸咳濃痰。當咳嗽中帶有黃濃痰時,患者可能已經(jīng)感染了細菌。這個時候才是使用抗生素的正確時機。
誤區(qū)七 早吃好得快
有不少的人以為早一點吃藥感冒就會早一點好,專家指出,這是錯誤的觀念。
感冒通常開始時癥狀輕微,兩三天后最為嚴重,然后漸漸恢復。很多時候感冒往往是可以自愈的。專家建議,感冒初期,癥狀不是很嚴重的時候,完全可以先吃一些輕的預防方面的感冒藥。
常識篇 認準成分選對藥
據(jù)了解,80%的人感冒了都是自我診斷,然后直接去藥店買藥。但是,市場上中西感冒藥品種多達上百種,要想做到“只買對的不買貴的”,還需要一雙“慧眼”。
西藥感冒藥
癥狀一:發(fā)熱頭痛。對應成分: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阿司匹林、布洛芬、氨基比林,其中尤以對乙酰氨基酚最為常用。
癥狀二:鼻塞。對應成分:偽麻黃堿、麻黃堿。
癥狀三:過敏、流鼻涕。對應成分:抗組胺藥:撲爾敏(氯苯那敏)、苯海拉明。
癥狀四:咳嗽。對應成分:右美沙芬、愈創(chuàng)木酚甘油醚等;
中藥感冒藥
風寒型 常見藥品:感冒清熱沖劑、正柴胡飲沖劑、感冒軟膠囊、川芎茶調散、通宣理肺丸等。
風熱型 常見藥品:銀翹解毒丸(片)、羚翹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蘭根沖劑等。
暑濕型 常見藥品:十滴水、藿香正氣等。發(fā)熱較重、咽喉腫痛明顯,還可以配服雙黃連口服液(沖劑)、清熱解毒口服液。
內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huán)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jīng)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養(yǎng)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fā)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皮膚偏方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fā)方(38) 白發(fā)方(70) 黃褐斑方(45) |
腫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兒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jīng)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婦科偏方 |
月經(jīng)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chǎn)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關于我們 | 打賞支持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yī)生診斷及醫(yī)療為準。 ┊ 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wǎng) 版權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