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解毒藥賣得火
“中藥抗炎我放心”———短短一句廣告語,反映了老百姓對“中藥抗生素”療效和安全性的信任之深。中國中醫(yī)研究院廣安門醫(yī)院急診科主任齊文升教授說,所謂“中藥抗生素”一般指清熱解毒類中藥,使用廣泛,深受老百姓青睞。但也正因為此,他發(fā)現清熱解毒類中藥用得太多太濫,帶來不少隱患。
當記者走進一家大型藥店,發(fā)現“中藥抗生素”果然很有“市場”。首先,一位港星代言的某清熱解毒藥擺在了正對大門口的顯眼位置;還有,清熱解毒藥的貨架品種最為豐富,大敗毒膠囊、三黃片、板藍根沖劑、穿心蓮片、雙黃連口服液,應有盡有;店員還正在向一位女士推薦清熱解毒藥物,這位女士的藥籃里放滿了板藍根沖劑、連翹敗毒丸等,這位女士說,夏天里他們一家總是會吃點這些藥,拿到什么吃什么。
據店員介紹,自從去年抗生素限售令后,藥店受到很大沖擊,隨后對柜臺進行了調整,其中,清熱解毒藥物替代了抗生素,是中成藥中賣得最好的,因此擺在了最醒目的位置。
吃藥吃壞身體
清熱解毒藥能替代抗生素嗎?可以隨意吃嗎?廣安門醫(yī)院急診科醫(yī)師藍海濤就接診了不少清熱解毒藥“吃壞了”的病例。這些病例集中體現在:
1、病情被耽擱,甚至遷延難愈。原來,很多病人的“感冒咳嗽、咽喉腫痛”屬于細菌感染,需要抗菌治療。如果這時一味地只使用清熱解毒藥,肯定達不到理想的抗菌效果,因為這類藥物抗菌作用較弱,拿“弱旅”對“強敵”,后果可想而知,造成患者病情遷延,咳嗽、發(fā)熱反復發(fā)作,甚至出現病情加重。此外,對于咳嗽等癥狀,過多地用寒涼的清熱解毒藥會造成邪氣內郁而不能外散,病程反而延長,遷延難愈。
藍海濤醫(yī)師指出,清熱解毒藥和抗生素不能互相替代。雖然研究表明清熱解毒中藥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但單用這類藥物療效難保證。因此,吃藥兩三天病情沒有痊愈,最好上醫(yī)院接受進一步的診治。
2、吃藥吃壞了胃腸。很多人認為,中成藥安全無毒,長期服用也很放心,因此在酷熱難當的盛夏習慣泡板藍根茶、胖大海等清熱解毒藥,實際上,無論是古籍記載,還是現代研究,都表明清熱解毒中藥不能久服。原來,清熱解毒藥屬于寒涼之品,長期服用會造成脾胃陽氣受傷,而致食欲下降,腹脹腹?jié)M,腹瀉等。很多人吃這類藥吃出了腸胃不適卻渾然不知,蒙在鼓里,還以為是其他疾病引起的。
3、不對證用藥加重病情。齊文升教授說,比如清開靈口服液主要用于外感風熱、火毒等內盛所致高熱不退等,但有些患者輕微發(fā)熱時就用此藥,這樣做不但不會治好疾病,還有可能讓病情加重。此外,空調房感冒患者屬于“外寒內熱”,也不適合使用苦寒的清熱解毒藥,而應該使用加減葛根湯、加減小柴胡湯等藥發(fā)散內熱,否則會使“內熱”被包裹得更緊,發(fā)散不出。
家里不用備清熱解毒藥
齊文升教授指出,有三種原因造成了清熱解毒類中藥用得太多太濫,一是抗生素限售令后,藥店的抗生素賣不動,因此,店員們就大力推薦清熱解毒藥來替代;二是廣告宣傳將一些不正確的用藥觀念“潛移默化”,比如“中藥抗炎我放心”并沒有醫(yī)學道理;三是老百姓長期以來對清熱解毒藥厚愛有加,很多人的用藥經驗來自親人、朋友甚至鄰居。這造成了很多家庭都盲目地儲備清熱解毒藥。
齊教授認為,中醫(yī)藥的精髓在辨證論治,只有在醫(yī)院拿過脈、看過舌象之后,才可能開出最適合病人的藥物,家里盲目貯備中成藥的做法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