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2-24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中成藥是以中醫(yī)藥理論為指導,經制劑加工制成各種不同劑型的中藥制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種劑型。是我國歷代醫(yī)藥學家經過千百年醫(yī)療實踐創(chuàng)造、總結的有效方劑的精華。由于其療效確切、使用方便,因而臨床應用極為廣泛。但如果對其缺乏全面了解而盲目濫用,則可導致療效降低、無效或嚴重不良反應。為了使中成藥的應用能夠做到合理、安全、有效;在應用時要注意以下六個方面:
辨證論治是中成藥應用的前提
“辨證論治”是中醫(yī)藥理論的精華,是聯系中醫(yī)基礎理論與臨床的紐帶,是中醫(yī)臨床的重要技術。
中成藥是根據中醫(yī)藥理論組方而產生的,而中醫(yī)藥理論之精髓在于辨證論治;所以,應用中成藥應該以中醫(yī)藥理論為指導,尤其應按辨證施治用藥,而不能簡單地按藥品說明書上的適應癥,不經辨證,盲目用藥。如感冒在中醫(yī)看來就有風寒、風熱、暑濕等多種;風寒感冒宜選用辛溫解表藥(如通宣理肺丸、九味羌活丸等),風熱感冒宜選用辛涼解表藥(如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丸、羚翹解毒丸等),暑濕感冒宜選用祛濕解表藥(如藿香正氣丸、藿香正氣水等)。
如隨便用藥,不僅不能奏效,反使病情加重。使用中成藥時應注意“異病同證”或“同病異證”等情況的辨證論治,對證用藥,才能做到中成藥的合理應用。
用量與用法理應恰當
有些疾病盡管辯證和選藥準確,但由于用量不當也難以獲得滿意的療效。有相當一部分中藥方劑做成成藥時與湯劑比較起來其有些成分用量相差懸殊。中成藥的用量應以藥物的性質、患者的病情及個體差異等諸多因素,綜合分析而定。
中成藥的用法應根據藥物的不同性質及不同的疾病而定。如病在上焦、中焦、下焦可分別按飯后、兩餐之間、空腹服用為宜;服用補陽益氣、形氣活血、軟堅散結藥宜晨起頓服,等等。中成藥用法是否正確,對提高療效及減少不良反應至關重要。
注意食物對中成藥作用的影響
服用中成藥時要注意食物對其作用的影響,即中醫(yī)所謂之“忌口”。以下歸納一些常見的情況:
1)患哮喘病、支氣管炎、過敏性疾病的患者,服藥時不宜吃雞、鴨、魚、蝦、羊肉、韭菜等,因為這些食物含異體蛋白或組胺,以致過敏反應;
2)病屬“寒證”時,服“溫中”藥物,要禁吃“生、冷、涼”的食物;病屬“熱證”時,服“清熱”藥物,要禁吃“辛、辣”食物;
3)服用含人參、黨參的中成藥,應忌食蘿卜、綠豆;服用珍珠母、棗仁、貝母、半夏時,應忌飲茶;
4)肝陽上亢者忌食蔥蒜葷菜、膏粱厚味等辛熱助陽之品;消化不良者,忌食油炸粘膩不易消化之物;
5)冠心病、高血脂或肝炎患者忌食動物油脂;水腫患者忌鹽;消渴病人忌糖;痰濕患者忌食酸斂之品;
6)瘡瘍膿腫等病忌食魚、蝦、蟹等腥膻食物及刺激性食物。
忌口對疾病治療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應根據具體情況酌情掌握。
中成藥與西藥的相互作用很重要
中西藥配伍合用是中西醫(yī)結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醫(yī)學研究中的一個正在探索和發(fā)展的重要課題。合理聯用藥物,起到協同的作用,實現1+1>2的效果。而聯用不當則可出現相互消弱藥物性能乃至損害人體健康的不良后果等。所以,聯用時一定要慎重,在不了解藥物間相互作用的情況下不能盲目合用。
中成藥的不良反應須特別注意
人們通常易忽略中成藥不良反應問題,中成藥也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尤其是過敏反應,特別是一些中成藥服用時間過長,服用劑量過大,副作用就更明顯。如云南白藥、牛黃解毒丸、羚翹解毒丸、六神丸等,易引起過敏反應,輕者出現皮膚瘙癢、固定性紅斑等,嚴重者可出現剝脫性皮炎、上消化道出血和內臟損害。
中成藥引起的過敏反應一般較輕微,個別人亦可出現過敏性休克等嚴重的過敏反應。對中成藥過敏反應要有充分認識,凡是對藥物有過敏的,以及家族中有變態(tài)反應史者,服用上述中成藥時應提高警惕,一旦發(fā)生過敏反應,應立即停藥,一般可自愈,必要時可給予抗過敏治療,嚴重者應立即送往醫(yī)院治療。
中成藥劑型的選擇
在應用中成藥時,還應合理選擇劑型。丸、片劑吸收慢而作用持久,適用于輕、慢性病者;沖劑、散劑、膠囊劑吸收較快,適用于急性病者;浸膏劑通常以滋補為主;注射劑因作用快,吸收迅速,適用于重癥、急救。
科學合理的應用中成藥,才能真正利用中成藥為健康護航。
無相關信息
內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huán)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養(yǎng)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fā)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皮膚偏方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fā)方(38) 白發(fā)方(70) 黃褐斑方(45) |
腫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兒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婦科偏方 |
月經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yī)生診斷及醫(yī)療為準。 ┊ 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 版權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