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在醫(yī)學術語中被稱為靜脈滴注或靜脈輸液。人們常稱其為打點滴、吊瓶吊針。有些患者或患者家屬十分信賴輸液,普通的感冒、發(fā)熱、腹瀉都主動要來輸液,他們認為輸液可以提高身體對藥物的吸收速度,能使病情迅速好轉。還有一部分老年人,一到季節(jié)變化的時候就會輸一些活血化瘀、抗氧化、抗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液黏稠度的藥物,迷信地認為如果每年輸兩次液就可以預防腦血栓,即使血栓已經形成,也可以使其化解。真的是這樣么?
1、輸液易破壞血管,血管可以阻擋有害物質,是人體自身的保護系統(tǒng)之一。如果尖銳的東西穿破這道天然屏障,迫使機體承擔起強加的吸收、代謝工作,就會直接損害肝、腎等器官,引起不良反應;其次,輸液時會不可避免地將許多微粒帶人人體,細菌侵人的危險性同樣很大。
2、輸液易引起過敏反應:此反應是由靜脈輸液時注入了可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而引起。過敏原的種類較多,除個別藥物本身的致敏作用外,有的藥物可能因原料雜質而致敏,如青霉素、氨芐西林本身并不致敏,致敏成分是其結構殘片;血制品、水解蛋白等也極易帶入致敏原;葡萄糖注射液的原料葡萄糖是由淀粉類水解而得,其中一些未水解完全的糊精類對某些人也是一種致敏原。過敏反應也與自身的因素有關,比較少見,但一旦發(fā)生,后果往往十分嚴重。
3、輸液易引起發(fā)熱反應:該反應是由靜脈輸液注入致熱物質(熱原)引起。熱原可作用于體溫調節(jié)中樞而導致發(fā)熱。
4、輸液易造成不溶性微粒污染:靜脈輸液時,看似透明的液體中存在的不溶微粒就源源不斷地進入了人體。這些微粒是鈣、硅、鋁等無機微粒及炭黑、纖維結晶體、玻璃屑和細菌、真菌芽胞以及塑料、橡膠、中藥膠體微粒等,微粒多為不能代謝的物質。藥液一旦進入血液,藥液里的微粒就會永遠留在血管里,并可沉積在肺部、肝、脾與骨髓中。這些微粒可導致血管栓塞、肉芽腫、不同部位的結石等疾病。
5、輸液易感染及染上傳染。嚎諝庵械募毦蚱渌虏∥⑸飿O易對注射部位及輸注的液體造成污染,注射器和注射部位消毒不嚴,就極易引起針眼處紅腫、化膿,嚴重的會引起全身性感染如菌血癥、敗血癥等。
所以,在不必要輸液的時候就不必輸液,能口服要發(fā)治療好疾病無需冒險輸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