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3-18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秋冬季節(jié)呼吸系統(tǒng)疾病增多,與天氣變化不無關(guān)系,干燥寒涼,痰多、愛咳嗽,癥狀多種多樣。秋冬季節(jié)的咳嗽,不論有痰無痰,總是伴隨咽喉明顯干燥感,特性就是寒重,今天就教大家,自己在家里也可以做一些化痰止咳湯。
在治療上要注意保暖與食用溫性食物,偏于寒涼的食物要避免攝取,如螃蟹、貝殼類、竹筍、大白菜、西瓜、香蕉、椰子、芒果等。其它高油脂、高蛋白、高糖、高熱量食品均要節(jié)制,如雞蛋、牛奶、面包、蛋糕、糖果、甘蔗、龍眼、荔枝、榴蓮、巧克力等。這些食物或加重炎癥,而產(chǎn)生更多的痰液。
在藥物的選用上,除了去寒化痰藥物以外,還要加入滋潤性較強的藥物。
如果痰多的話,可以加瓜簍仁、貝母;久咳不愈的患者,可以加入地骨皮、桔梗;伴隨便秘癥狀的患者可以加玄蔘;痰少黃稠的話則加瓜簍仁、貝母、竹茹;痰中帶血或咳血加白茅根、白芨、仙鶴草;咽喉干燥疼痛加胖大海、天花粉。
還有一些能養(yǎng)陰潤肺的食物輔助療法:如百合、白木耳糙米粥;香梨、百合燉川貝;桑葉、阿膠燉蓮藕;麥門冬、百合燉川貝;羅漢果烏梅湯,以上依寒氣的輕重,均可加入一片至五片老姜去寒氣?偟膩碚f,秋咳去寒化痰外,特別要著重滋陰養(yǎng)肺潤燥才有良效。
下面介紹一些日常自己在家就可以做的化痰止咳湯。
1、玉米須橘皮治咳嗽
玉米須、橘皮各適量。共加水煎,日服2次;止咳化痰、治風(fēng)寒咳嗽、痰多。
2、冰糖燉梨化痰止咳
將新鮮的梨去皮,剖開去核,加入適量冰糖,放入鍋中隔水蒸軟即可食用。
3、蘿卜豬肺止咳湯
蘿卜1個、 豬肺1個、杏仁15克。加水共煮1小時,吃肉飲湯;清熱化痰、止咳平喘、治久咳不止、痰多氣促。
4、花生沙參湯治咳嗽少痰
花生米、白果,百合、北沙參各25克、冰糖適量。水煎取汁,加冰糖,每日1劑;潤肺化痰、治久咳痰少、氣短咽干。
5、豆腐糖止咳化痰平喘
豆腐500克、紅糖、白糖各100克。把豆腐當(dāng)中挖一窩,納入紅,白糖,放入碗內(nèi)隔水煮30分鐘;一次吃完,連服4次;清熱、生津、潤燥、治咳嗽痰喘。
6、黃精冰糖止咳平喘
黃精(中草藥)30克、冰糖50克。將黃精洗凈,用冷水發(fā)泡,置砂鍋內(nèi),再放入冰糖,加水適量,將鍋置爐上,以武火煎煮,后用文火煨熬,直至黃精爛熟為止,每日2次。吃黃精飲湯可清肺、理脾、益精,用治肺燥肺虛之咳嗽、干咳無痰、咯吐不利、食少口干、腎虛精虧等。
7、蘿卜蜂蜜飲
用料:白蘿卜5片、生姜3片、大棗3枚、蜂蜜30克。
制法服法:將蘿卜、生姜、大棗加水適量煮沸約30分鐘,去渣,加蜂蜜,再煮沸即可。溫?zé)岱隆C咳?~2次。
功效主治:蘿卜味辛、甘,性涼,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化痰止咳等作用。其醇提取物對革蘭氏陽性細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生姜是散風(fēng)寒、止嘔下氣的常用藥,大棗多作和胃養(yǎng)血及調(diào)和藥物使用。蜂蜜潤燥止咳,本飲可起到敬寒宣肺,祛風(fēng)止咳的作用。
治療傷風(fēng)咳嗽,以風(fēng)寒感冒咳嗽為宜。
注意事項:體弱屢易感冒咳嗽,久治不愈或反復(fù)遷延的嬰兒,可試用。但風(fēng)熱咳嗽,見發(fā)熱痰黃者,則不宜選用。
8、荸薺百合羹
用料:荸薺(馬蹄)30克、百合1克、雪梨l個,冰糖適量。
制法服法:將荸薺洗凈去皮搗爛,雪梨洗凈連皮切碎去核,百合洗凈后,三者混合加水煎煮,后加適量冰糖煮至熟爛湯稠。溫?zé)崾秤谩?/p>
功效主治:荸薺味甘,性微寒,能清熱生津,涼血解毒,化痰消積等作用,含淀粉、蛋白質(zhì)、脂肪、鈣、磷、鐵、維生素C和荸薺素等成分,荸薺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及綠膿有抑制作用;梨能清熱生津,潤燥化痰;百合潤肺止咳。三者合用則起滋陰潤燥,化痰止咳的作用。
治療痰熱咳嗽,痰黃稠,咽喉不利。用于嬰兒慢性氣管炎見痰熱癥者。
注意事項:脾虛便溏、咳痰清稀者不宜選用。血虛體弱的嬰兒忌用。
秋冬季節(jié),一定要多注意哦。
無相關(guān)信息
內(nèi)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huán)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jīng)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養(yǎng)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fā)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皮膚偏方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fā)方(38) 白發(fā)方(70) 黃褐斑方(45) |
腫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兒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jīng)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婦科偏方 |
月經(jīng)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chǎn)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關(guān)于我們 | 打賞支持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免責(zé)聲明 | 友情鏈接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yī)生診斷及醫(yī)療為準(zhǔn)。 ┊ 如有轉(zhuǎn)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quán)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