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男女,有狐臭都是一件非常尷尬的事情,那么中醫(yī)有什么治療狐臭的方法呢?
中醫(yī)艾灸能治療狐臭
令患者取舒適臥位并使患部充分暴露,將患部毛發(fā)剃除干凈,并將優(yōu)質(zhì)淀粉調(diào)成糊狀,外涂患部,待淀粉自然風干,取大蒜適量,去皮搗爛如泥,做成厚約0.3厘米的蒜泥餅,中間用縫紉針穿刺數(shù)孔,以患部可見較粗大的汗腺為宜,將蒜泥餅放于患部,把純艾絨用一手拇、食二指搓成紡錘狀,以拇、食、中三指捏緊置于平板上,用力壓緊,制成上尖下圓、呈圓錐形如大花生米大小的艾炷,放于蒜泥餅上,用線香由艾炷頂尖部點燃,令其自燃成灰,或患者自覺施灸部有發(fā)燙感時,將艾炷移除為一壯,再如前法換一壯繼續(xù)灸,不拘壯數(shù)多少,連續(xù)施灸至患者自感患部溫熱、舒服,但不致燙傷為度。
每日一次,每次灸30分鐘左右,10次為1療程。休息5天后根據(jù)患部較粗大的汗腺萎縮及臭味、汗量減少的(消失)程度,再隔日或每周兩次如前法,鞏固治療至徹底痊愈。該法前期用優(yōu)質(zhì)淀粉調(diào)成糊狀,外涂于患部,是利用淀粉與汗液反應后,能夠?qū)⑤^粗大的汗腺充分暴露,為第二部隔蒜泥灸找到施灸“靶點”做準備。
隔蒜泥灸又稱蒜錢灸,該法首載于晉葛洪的《肘后備急方》。在汗腺處直接隔蒜泥灸可起到宣通氣血,暢行營衛(wèi),拔毒于外,即所謂 “散其毒,移重就輕,轉(zhuǎn)深于淺”,促進患部較粗大的汗腺自行萎縮凋亡,從而使臭味、汗量減少(消失),狐臭也隨之消失。
艾灸的注意事項
1、要注意體位、穴位的準確: 體位一方面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要根據(jù)處方找準部位、穴位,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2、要專心致志,耐心堅持: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浪費時間。對于養(yǎng)生保健灸,則要長期堅持,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
3、防火: 現(xiàn)代人的衣著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zhì)地的,很容易燃著,因此,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后,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人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nèi),以利于熄滅。
4、要循序漸進: 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劑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時間短一些,壯數(shù)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劑量。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
5、要注意保暖和防暑: 因施灸時要暴露部分體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溫時要防中暑,同時還要注意室內(nèi)溫度的調(diào)節(jié)和開換氣扇,及時換取新鮮空氣。
6、注意施灸溫度的調(diào)節(jié):對于皮膚感覺遲鈍者或小兒,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兩側(cè),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溫度,做到既不致燙傷皮膚,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7、注意施灸的時間: 有些病證必須注意施灸時間,如失眠癥要在臨睡前施灸。不要飯前空腹時和在飯后立即施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