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療法的原理是通過逐寒祛濕、疏通經(jīng)絡(luò)、祛除瘀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等作用,達到調(diào)整人體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zhì)的目的。就脾胃功能衰弱引起的腹脹、腹痛或腹瀉來講,適當(dāng)?shù)卦诙悄氈車喂蓿梢詼刂薪∑,行氣止痛。是通過增強腸的蠕動來達到消除腹部不適的目的,而不是將腸內(nèi)的“氣體”直接從肚臍中吸出來。如果真是那樣,外面的細菌或病毒豈不是也要通過這個“缺口”直接進入人體腹腔內(nèi),人們不是天天要面臨這些致病微生物的攻擊了?顯然不是那么回事。
拔罐工具——罐,有許多種,玻璃罐、陶瓷罐、竹罐、橡膠罐等,甚至家中的罐頭瓶也可以用于拔罐。玻璃罐光滑透明,可以透過玻璃觀察罐內(nèi)皮膚充血、瘀血、起泡及放血時的出血情況等,所以臨床中用得最多。拔罐療法使用的另一個工具——就是探子,又叫火把?捎靡唤剌^粗的鉛絲,一頭彎成圓圈狀,用手握住,另一頭纏上棉花及紗布,用來蘸酒精點火。
拔罐的方法很多,主要有4種:拔罐、閃罐、走罐、放血拔罐。
拔罐:是最簡單最基本的方法。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點著火的探子,將著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幾晃后,撤出,將罐迅速放在要治療的部位,然后用手輕輕拔一拔罐子,看是否吸上了。拔罐時應(yīng)注意:不要將探子上的酒精抹在罐子口上,也不要將探子上的酒精滴落在病人的皮膚上,否則,會燙傷病人。
閃罐:就是將已拔上的罐子,迅速取下,然后再拔、再取下,反復(fù)多次。閃罐法多用于虛寒證,或肌肉萎縮,或需重點刺激的穴位。閃罐時應(yīng)注意:罐子在反復(fù)閃拔中,罐子本身的溫度也在迅速升高,故應(yīng)備有多個罐子,交替使用,防止?fàn)C傷皮膚。
走罐:是指在罐子拔上以后,用一只手,或兩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體在患者的皮膚上移動?梢韵蛞粋方向移動,也可以來回移動。所以說,走罐不是作用于一個穴位,而是作用了數(shù)個穴位、一部分或一段經(jīng)絡(luò)。如后背的膀胱經(jīng),就是經(jīng)常走罐的部位。走罐時應(yīng)注意:走罐前要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涂抹一些潤滑劑,如甘油、石蠟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時拉傷皮膚。走罐常用于后背酸痛、發(fā)涼、頭暈、感冒等。
放血拔罐:是指在指定的穴位上或膿腫處,用三棱針扎上幾針,再在上面拔罐。體內(nèi)的瘀血、濃血會沿著針眼流出。放血拔罐時應(yīng)注意:起罐后應(yīng)做好消毒工作。本法一般用于發(fā)熱、熱毒引起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