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3-25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醫(yī)學指導:廣東省中醫(yī)院芳村消化科主任 陳延
如果說其他五臟六腑是推動身體運行的“車輪”,那么脾胃就是牽引車輪前進的“車軸”。脾為后天之本,脾是否健康,影響著五臟六腑的正常運作。
脾胃的運化功能是人體氣血產(chǎn)生的關鍵,而氣血是所有臟腑功能維持的基礎。沒有了氣血,生命都難以維系,何況臟腑。
脾氣升降影響五臟運行
古人認識五臟多從五行入手。在古老的河圖中,東方(肝與膽)屬木,位于左側,南方(心與小腸)屬火,位于上方,西方(肺與大腸)屬金,位于右側,北方(腎與膀胱)屬水,位于下方,而土(脾與胃)居于中央。
其他臟腑在脾胃的周圍形成了一個圓圈,就像一個車輪。而脾胃就相當于車軸,車輪的運轉需要車軸來帶動。所以,其他臟腑氣機的運轉需要脾胃氣機來帶動,中醫(yī)稱之為“執(zhí)中央而運四旁”。如肝氣升于左,需要脾氣升清來輔助,若脾氣不能升清,則肝氣會當升不升而產(chǎn)生郁滯,從而造成精神萎靡,郁郁寡歡的狀況。
脾與肝:脾胃健旺,就不會被肝“欺負”
脾屬土,肝屬木,木克土,肝克脾。因此,一般情緒不佳的患者或者患肝病的患者,首先會出現(xiàn)脾胃被克的癥狀,如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這時雖然可以使用疏肝理氣的方法來治療,但情緒變化時病情又會出現(xiàn)反復,所以病人會覺得病老是難斷根。
對此《金匱要略》指出:“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若“脾旺”則不會受邪,也就是說,脾胃健旺了,就不會再被肝“欺負”,病也自然會痊愈了。
脾與心:補“火”可以生“土”
脾屬木,心屬火,火生土,心生脾。所以,很多心臟不好、慢性心衰的病人會出現(xiàn)食欲不振的情況。李東垣有“補火生土”一說,意思是通過溫補心火能夠增加脾胃的運化功能,臨床上可以使用附子、桂枝之類的藥物來補火生土。
脾與肺:培“土”可以生“金”
脾屬土,肺屬金,土生金,脾生肺。肺氣不足按常理應該溫補,但肺為“嬌臟”,使用溫補之品容易損傷肺津。有些肺氣不固、容易感冒的患者,使用溫補之品后容易出現(xiàn)咽干口燥等上火的情況,就與之有關。
對此中醫(yī)有“虛則補其母”之說,意思是肺氣虛,可以補它的母親,也就是脾。因為津液也是脾產(chǎn)生的,脾胃得以補益后,不僅產(chǎn)生氣,還產(chǎn)生津液,雖然速度慢一些,但減少了上火的弊端,這種方法我們稱之為“培土生金”。
脾與腎:相互資助,相互依存
脾屬土,腎屬水,土克水,脾克腎。對于腎病引起的水腫不僅可以補腎,也可以通過補脾的方法來解決,比如有一個治療水腫很好的中藥處方就叫做“實脾飲”。
另一方面,脾與腎還有一個先天后天的關系。中醫(yī)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腎的精氣有賴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的充養(yǎng),而脾胃轉化水谷精微又必須借助腎陽的溫煦,因此,兩者又是相互資助,相互依存的關系。
(本文來源:廣東省中醫(yī)院微信訂閱號,微信號gdhtcm)
內(nèi)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huán)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jīng)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養(yǎng)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fā)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皮膚偏方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fā)方(38) 白發(fā)方(70) 黃褐斑方(45) |
腫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兒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jīng)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婦科偏方 |
月經(jīng)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chǎn)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關于我們 | 打賞支持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yī)生診斷及醫(yī)療為準。 ┊ 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wǎng) 版權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