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3-25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春季到,人也容易上火。很多家庭也開始在春季養(yǎng)生上開始下功夫,一起來看看,春季滋補有什么要點,還有那些名貴的補品應該怎么吃吧。
春季滋補要注意季節(jié)特點,進補以清補、柔補和平補為原則,宜選用扶助正氣、補益元氣的補品和補藥。
一般人春補可選用黨參、黃芪、紅棗、山藥和何首烏等,單味加瘦肉燉食。食物方面,雞蛋、牛奶和豆?jié){等可常食之,以作調補之品。蜂王漿和蜂蜜也是平和的滋補佳品,適量久服,有較好的補虛損、強身益壽之效。還應多食新鮮果蔬、雞肝、魚湯和香菇之類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以補充春季人體對維生素的較多需求。
慢性病者或外科手術后體質虛弱者,春季更有進補的必要?勺们檫x食雞肉、鵪鶉肉、瘦豬肉、肝類、魚類、山藥、首烏和芝麻等滋補食品。亦可采用補品與補藥配合補食的方法,以扶助陽氣。
體虛乏力、氣短懶言或內臟下垂者,可用黨參、黃芪各30克,雞肉250克,加紅棗5個、生姜5片,隔水燉熟,飲湯吃肉,每周2次,能獲得健脾胃、益氣血、滋養(yǎng)強壯之功效。
春季進補也應因人因時因癥而異,不能盲目進補,否則得不償失,甚至適得其反。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要明確中醫(yī)“虛不受補”的醫(yī)理,即進補前應先調整好腸胃功能?上冗m當服食一些精肉及人參、蜂王漿、牛奶、豆?jié){、紅棗和桂圓等等,有條件的可用芡實、紅棗、山藥、扁豆、花生仁加紅糖燉服,以增強腸胃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二是進補期間要忌服生冷、油膩食品,以免妨礙胃腸消化功能,從而影響補品的療效。進補中若遇感冒、發(fā)熱和腹瀉等癥,應暫停進補,以免補藥戀邪,反而使病情加重。
三是選擇進補要分人。一般而言,人參“大補元氣”確實是一種上好補品,但如服用不當或長期服用,會引起興奮、失眠、上腹飽脹和血壓升高等癥,醫(yī)學上稱之為“濫用人參綜合征”,所以專家們指出,患高血壓病、動脈硬化的人,不可把人參當做補品長期服用。
春季名貴補品怎么吃最滋補?
冬蟲夏草:四季能服
冬蟲夏草的主要功能是增強人體免疫力,補肺補腎,益精氣,性偏溫,一般情況下四季都可服用,不過隨著天氣轉暖,健康的人服用量可以稍微減少。
冬蟲夏草煮水營養(yǎng)利用率很高,可以在水中放入3~6根冬蟲夏草后,用文火煮,煮沸后就能喝了。等到蟲草水變淡甚至呈現(xiàn)白色的時候就不要喝了,可以把蟲草吃掉。
冬蟲夏草關鍵是要防蛀。保存時,最好將其分開來用塑料袋封好,放冰箱冷藏或冷凍室中。只要年限別放太久,一般不會變質。
阿膠:開春不宜服
像阿膠一類的“膩”性滋補品,就不提倡在春天服用了。因為春季進補的原則是以平補為主,忌大熱的滋補品。春季人體脾氣較弱,也就是說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這個時候應當吃些比較清淡的食物。滋補品中,除了蟲草、燕窩等比較清淡外,其他的口味都有些偏重,盲目亂補可能會引起胃脹等消化道問題。
不過現(xiàn)在很多阿膠都是做成阿膠片的,中間加入了芝麻和核桃,中和了阿膠本身的“膩”性。剛開春可服,陰歷二月后,就別再吃了。
人參:春季“因人而服”
人參性熱,有口腔潰瘍、經常感到口干舌燥、手心腳心發(fā)熱等癥狀的人都不適宜服用。至于人參開春后能不能服用,要因人而異。體質虛寒的人可以吃,但也要酌量減少,每天吃參的量最好不要超過6克。
人參的服用方法有很多,直接口服、咀嚼效果最佳,其次為燉湯服食,還有泡茶泡酒等。這些服法,開春后依然適用,但無論吃哪種參,怎么吃,都不能過量,即使是氣虛的人,吃多了同樣會上火。另外,服用參時,如要配以其他藥材或補品,建議先咨詢醫(yī)生的意見,切勿胡亂搭配,否則容易引起不良反應。
值得注意的是,眼下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fā)期,一旦感冒等傳染性疾病發(fā)作時,是不適合進補人參等滋補品的。同樣,要是正處于慢性疾病的發(fā)病期,也不能盲目進補滋補品。
吃不完的人參保存時用包裝袋裝好,放進0℃~2℃的冷藏室中,到了下一個冬天,可以繼續(xù)服用。
膏方:可以加點西洋參
傳統(tǒng)觀念認為,膏方作用在于滋補。但是現(xiàn)代“進補”的觀念應該向“調補”轉換,尤其是膏方,講究“一人一方”,因人而異、因時不同,即使夏天,也可以服用適合夏天的膏方。
開春了,冬天滋補型的膏方就可以暫停了。春天要吃膏方也可以,不妨加進西洋參等清涼的藥味。膏方要冷藏保存,如果存放時間較久,膏滋藥的表層出現(xiàn)小霉點,可以將有小霉點的部分除去,剩下來的部分重新入鍋煎熬,同時準備好干凈的容器,裝入熬透的膏液,冷卻后加蓋保存。
此外,鹿茸、鹿鞭等,屬溫腎壯陽的藥物,含激素較多,不是腎陽虧虛較嚴重者不宜食用。
內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huán)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養(yǎng)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fā)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皮膚偏方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fā)方(38) 白發(fā)方(70) 黃褐斑方(45) |
腫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兒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婦科偏方 |
月經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關于我們 | 打賞支持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yī)生診斷及醫(yī)療為準。 ┊ 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wǎng) 版權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