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3-25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刮痧,是我國中醫(yī)的傳統(tǒng)療法之一,在皮膚相關穴位刮拭,達到舒經(jīng)活絡、活血化瘀的功效。在刮痧療法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刮痧板,如何選到好的刮痧板,又該如何正確使用刮痧板?一起來了解下吧。
中醫(yī)刮痧的好處
人體每天都在不停地進行著新陳代謝的活動,代謝過程中產(chǎn)生的廢物要及時排泄出去。刮痧能夠及時地將體內(nèi)代謝的“垃圾”刮試到體表,沉積到皮下的毛孔,使體內(nèi)的血流暢通,恢復自然的代射活力。
現(xiàn)在有越來越多的人受到頸椎病,肩周炎、腰背痛的因擾。這是因為人體的“軟組織”(關節(jié)囊、韌帶、筋膜、)受損傷時,肌肉會處于緊張、收縮甚至痙攣狀態(tài),出現(xiàn)疼痛的癥狀,若不及時治療,就人形成不同程度的粘連、纖維化或瘢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中醫(yī)十分強調(diào)機體陰陽關系的平衡。刮痧對人體功能有雙向調(diào)節(jié)作用,可以改善和調(diào)整臟腑功能,使其恢復平衡。
刮痧板該如何使用
刮痧板有厚面、薄面和棱角。治療疾病時多用薄面刮拭皮膚,保健多用巨面刮拭皮膚,天節(jié)附近穴位和需要點按穴位時多用棱角刮拭。操作時要掌握好“三度一向”,促使出痧,縮短刺激時間,控制刺激強度,減少局部疼痛的感覺。
1、角度
是指刮痧板與皮膚形成的角度。當刮痧板垂直于皮膚時,對皮膚刺激最強烈,最容易刮出痧,也比較容易產(chǎn)生疼痛感覺:當刮痧板與皮膚的角度小于90°進行刮拭時,就不像垂直于皮膚刮痧那樣容易出痧,更不像垂直刮痧那樣疼痛。一般情況下,保持60°的角度即可。
刮痧板如何使用 角度力度拿捏好
2、力度
是指使用刮痧板的力量。所用力量越大,越容易出痧,病人的敏感度也就越高;所用,力量越輕,刮痧板切入皮膚就越淺,越不容易出痧,病人敏感度也就越低。力度大可能會造成局部皮膚破潰,而力度輕了則達不到治療效果。
所以,力度的要求為“重而不板,輕而不浮”。
3、速度
是指刮拭皮膚的快慢。刮拭的速度越快,刮痧板切入皮膚的深度就越淺,出痧就慢;相反,刮拭速度越慢,敏感度較高,出痧就快。在使用刮痧板時,手法操作的關鍵在于力度與速度的掌握和控制:
4、方向
是指作用于刮痧板的力量方向。力量來自刮痧板的后方,用推力刮痧時,對皮膚刺激強,比較容易出痧;力量來自刮痧板的前方,用拉力刮痧時,不容易出痧,但是病人感覺會比較舒適一些。
刮痧板該如何選擇
1、護膚美容:玉石刮痧板
中醫(yī)專家表示,若是面色不好的人,想通過刮痧起到護膚、潤膚等美容作用,建議用玉石刮痧板。在刮痧美容養(yǎng)生時,盡量使用具有美容功效的刮痧乳,作為潤滑劑。
2、舒經(jīng)活血:砭石刮痧板
經(jīng)行不暢、痛經(jīng)、小腹脹痛、胸悶不舒的人,想通過刮痧達到舒經(jīng)活絡、活血止痛等祛病養(yǎng)生功效,建議用砭石刮痧板,刮痧時以刮痧活血劑作為潤滑劑。這是因為砭石材質(zhì),含有多種有益于人體的微量元素,與人體摩擦能產(chǎn)生大量超聲波脈沖,具有疏通經(jīng)絡、溫助陽氣、祛淤止痛、逐寒祛濕、安神定驚等功效。
3、清熱解毒:水牛角刮痧板
咽干、便秘、高熱、口燥、尿黃等人,想通過刮痧達到清熱解毒、活血化淤功效,可用水牛角刮痧板,以刮痧油作為潤滑劑。這是因為水牛角是中藥犀角代用品,性寒、味苦咸,具有清熱、涼血、解毒等療效。
操作時手持刮痧板,蘸上潤滑劑,在患者體表的被刮部位按一定方向用力均勻地進行刮拭。一般使用腕力,同時根據(jù)病人的病情及反應調(diào)整刮拭的力量,直至皮下呈現(xiàn)痧痕為止。
您了解了嗎?
內(nèi)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huán)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jīng)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養(yǎng)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fā)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皮膚偏方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fā)方(38) 白發(fā)方(70) 黃褐斑方(45) |
腫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兒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jīng)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婦科偏方 |
月經(jīng)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chǎn)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關于我們 | 打賞支持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yī)生診斷及醫(yī)療為準。 ┊ 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wǎng) 版權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