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3-25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艾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對它的養(yǎng)生功效,你又知道多少呢?究竟艾草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又該如何讓它發(fā)揮出自己的功效,一起來看看吧。
艾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
苦燥辛散,能理氣血、溫經(jīng)脈、逐寒濕、止冷痛,為婦科要藥。用治脘腹冷痛,經(jīng)寒不調(diào),宮冷不孕等證,如艾附暖宮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虛寒性月經(jīng)過多,崩漏帶下,妊娠胎漏,如膠艾湯。本品搗絨,制成艾條、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溫煦氣血。煎湯外洗可治濕瘡疥癬,祛濕止癢。
作用:
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zhèn)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zhèn)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艾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藥用特性:艾草與中國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每至端午節(jié)之際,人們總是將艾置于家中以“避邪”,稈枯后的株體泡水熏蒸以達消毒止癢,產(chǎn)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傳統(tǒng)藥性理論認為艾葉有理氣血,逐寒濕、溫經(jīng)、止血、安胎等作用,F(xiàn)代實驗研究證明,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zhèn)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zhèn)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艾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艾葉泡水喝的好處和禁忌
艾葉泡水的功效有很多,最為常見的使用方法除了泡水之外,直接進行艾灸、泡腳等都是常見的用法。一般情況下,將一小把的艾葉直接進行煮水,獲得的藥液用來泡腳。如果你的體質(zhì)屬于寒濕比較嚴重的,那么除了將艾葉泡腳之外,也可以服用一些生姜紅棗水,這樣身體就能夠快速恢復(fù)健康了。具體的艾葉泡水的禁忌如下:
艾葉性寒,所以如果長時間使用這種中藥材容易導(dǎo)致身體出現(xiàn)寒邪入侵的情況,不利于身體健康。特別是將艾葉泡腳的時候時間更是應(yīng)該特別注意,一般在十五分鐘到半個小時是最好的,如果超過了這個時間則很容易導(dǎo)致腦補供血不足。
建議一些老年人如果感覺到頭暈、多夢的癥狀,這個時候都不適合服用艾葉。除此之外,一些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等,將艾葉泡水喝也是需要注意的。女性月經(jīng)期間處于一個特殊的身體狀況,這個時候如果服用了艾葉,很容易出現(xiàn)月經(jīng)不調(diào)的毛病。
艾葉會和一些金屬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這種反應(yīng)非常的不穩(wěn)定,很容易產(chǎn)生一些有害物質(zhì),特別是鞣酸鐵等。所以說,將艾葉泡水所獲得的藥液最好能夠用木盆盛放并且要及時服用。想要發(fā)揮出艾葉最大的功效同時又不影響身體健康,那么在服用這種中藥材進行適當?shù)募煽谑欠浅S斜匾摹?/span>
艾葉泡腳的好處
取新鮮艾葉50—100克,放至澡盆中用沸水泡10分鐘,然后將艾葉取出,再往澡盆加冷水至適宜水溫即可淋浴,對毛囊炎、濕疹有一定的療效。
用艾葉水泡腳也能有效祛虛火、寒火,可治療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牙周炎、牙齦炎、中耳炎等疾病,主要原理是艾葉水能引火下行,通過腳底的涌泉穴,讓上越到頭部的火氣向下,退回正常位置,發(fā)揮火氣原有的溫煦作用。
艾草的常見治病偏方
臁瘡:取艾葉60克,桃仁18克,鳳仙花15克,水煎外洗,每日1~2次。
陰囊濕疹:將鮮艾葉20克放在鍋內(nèi),加水500毫升,煮沸,用脫脂棉或小塊毛巾浸入熱藥液,敷于陰囊,或洗陰囊,或趁熱熏洗陰囊,再以熱毛巾敷于陰囊上。
風(fēng)濕腿痛:取艾葉60克,蔥頭一根搗爛,用布包好,蘸熱白酒擦患處,以痛止為度。
習(xí)慣性流產(chǎn):取陳艾葉30克,雞蛋兩只,先將艾葉煎湯去渣,取湯煮雞蛋,熟后連蛋帶湯一次服食,每月連服7劑,輕者連服2~3個月,重者連服3~5月。
寒性痛經(jīng):取當歸30克,艾葉15克,紅糖60克,水煎熬取3碗,分3次溫服。
寒性泄瀉:取艾葉6克,生姜兩片,水煎去渣代茶飲。
支氣管炎:取艾葉18克,蒲公英、鮮魚腥草各30克,共炒干研末,煉蜜為丸如黃豆大,每日服兩次,每次9克。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取蘄艾葉適量,研成粉末,取少量吹入或蘸擦患耳,每日2~3次。
腸炎、急性尿道炎、膀胱炎:取艾葉、辣蓼各20克,車前草3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服。
以上是艾葉的功效及常見用法,不妨試試看吧就。
內(nèi)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huán)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jīng)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養(yǎng)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fā)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皮膚偏方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fā)方(38) 白發(fā)方(70) 黃褐斑方(45) |
腫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兒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jīng)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婦科偏方 |
月經(jīng)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chǎn)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關(guān)于我們 | 打賞支持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免責(zé)聲明 | 友情鏈接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yī)生診斷及醫(yī)療為準。 ┊ 如有轉(zhuǎn)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quán)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