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12-21 來源:尋醫(yī)問藥社區(qū) 作者: 我要糾錯
一、積極治療原發(fā)病
不使用損害腎臟藥物,及時去除誘發(fā)因素(如感染、發(fā)熱、出血、高血壓等),?墒共∏榛謴偷皆兴健
二、延緩慢性腎衰的療法
(一)飲食療法 ①蛋白質(zhì)攝入量應根據(jù)患者的腎功能加以調(diào)整,一般采用低蛋白飲食,但以不產(chǎn)生負氮平衡為原則。應給優(yōu)質(zhì)蛋白,如蛋類、乳類、魚、瘦肉等。限制植物性蛋白質(zhì)的攝取。②高熱量,每日不少于125.5kJ/kg體重。③補充維生素。④飲水量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尿量在每日1000ml以上。又無水腫者不應限水。⑤鈉鹽不必過分限制,因儲鈉功能減退,尿中有鈉鹽丟失。⑥少尿者應嚴格限制含磷含鉀的食物。
(二)必需氨基酸療法 口服或靜脈點滴必需氨基酸液,成人每日9-23g。凡用該法應忌食含非必需氨基酸豐富的食物,并進食低量優(yōu)質(zhì)蛋白(每日0.3g/kg體重),以促進機體利用尿素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繼而與必需氨基酸合成人體蛋白質(zhì),從而達到降低血尿素氮的目的。
(三)鈉擴容后利尿療法 即先服碳酸氫鈉3g/d,(如患者已有水鈉潴溜者,不必先服碳酸氫鈉),然后給予速尿,開始用量為100mg/d,靜注,使每日尿量達2000ml左右,否則,速尿量每日加倍,直至達到上述尿量為止,但每日速尿總劑量不宜超過1000mg,如速尿每次超過200mg,應加入葡萄糖液內(nèi)靜滴。
(四)血管活性藥物的應用 多巴胺20mg,酚妥拉明10mg加于5%葡萄糖液250ml中靜滴,滴速1ml/分,每日1次,共7次。可改善腎血流,尿量增加,促進尿素氮排出。
(五)口服氧化淀粉20-40g/d,可使腸道中尿素與氧化淀粉相結(jié)合而排出體外,1-2周后,血尿素氮可下降30%左右,因其有頭暈、惡心、腹瀉等副作用,目前多用DASC(白蛋白涂飾氧化淀粉制劑),該制劑副反應輕微。
(六)中藥 大黃10g,牡蠣30g,蒲公英20g,水煎至300ml,高位保留灌腸每日1-2次,患者腹瀉每日控制在3-4次為宜,促進糞氮排出增加。
三、糾正水、電解質(zhì)平衡失調(diào)
(一)脫水和低鈉血癥,尿毒癥病人容易發(fā)生脫水和低鈉血癥,特別是長期食欲不振,嘔吐和腹瀉者,更是如此,一旦發(fā)生,應及時補充。但要注意對水、鈉耐受的特點,補充不應過量,以免引起高鈉血癥和水中毒。
(二)低鉀血癥和高鉀血癥 尿毒癥病人的血鉀一般處在正常的低值,但使用利尿劑后,則極易發(fā)生低鉀血癥。這時應口服氯化鉀或枸櫞酸鉀補充,只有在緊急情況下,才需要靜脈滴注補鉀,無尿或使用保鉀利尿劑后,則可引起高鉀血癥。
(三)低鈣血癥和高磷血癥 口服葡萄糖酸鈣或乳酸鈣可以使低血鈣改善。當發(fā)生低鈣搐搦時,應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或5%氯化鈣10-20ml,加以糾正?诜4%氫氧化鋁凝膠15-30ml,每日3-4次,可抑制磷從腸道吸收使血磷降低。維生素D(特別是活性高的1.25-(OH)2D3)可幫助提高血鈣水平和改善腎性骨營養(yǎng)不良癥。
四、對癥處理
有高血壓者,應限制鈉鹽攝入,并適當給予降壓藥物,控制高血壓。伴有嚴重貧血者應補充鐵劑,并輸少量鮮血,以靜注或皮下注射促紅細胞生成素為最佳,一般使用50u/kg,6-8周后,當紅細胞壓積上升30-40vol%后,改為維持量(25u/kg),在應用過程中,可因紅細胞增加,而使血液粘稠度增加,血管阻力增加,使血壓升高,宜注意。并發(fā)腎性骨病者、應適量補充鈣劑及維生素D或1.25羥D3(羅鈣全),如血鈣升高而病情無好轉(zhuǎn),應探查甲狀旁腺,如有腺瘤應切除。
五、血液凈化療法
是用人工方法部分代替失去功能的腎臟,以維持患者生命。常用方法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六、腎臟移植
將異體的健康腎臟移植給尿毒癥病人,是一種理想的治療方法,自從本世紀中期開始作腎臟移植療法以來,已經(jīng)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我國亦已積累了不少經(jīng)驗。隨著免疫抗排異研究的不斷進展,腎移植將成為一種有效的治療措施。
無相關(guān)信息
內(nèi)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huán)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jīng)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養(yǎng)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fā)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皮膚偏方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fā)方(38) 白發(fā)方(70) 黃褐斑方(45) |
腫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兒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jīng)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婦科偏方 |
月經(jīng)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chǎn)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關(guān)于我們 | 打賞支持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yī)生診斷及醫(yī)療為準。 ┊ 如有轉(zhuǎn)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quán)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