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3-18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初秋時節(jié)晝夜溫差大,濕度仍然高企,很多人肚子受不了因而腹瀉頻發(fā)。在這段冷熱差異大,干濕不均衡的季節(jié),如何防瀉也是一大學問。我們可以多用中醫(yī)食療,養(yǎng)胃補氣,對防止腹瀉有良好效果。
胡椒為胡椒科植物胡椒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實。本品分布熱帶、亞熱帶地區(qū),中國華南及西南地區(qū)有引種。國內(nèi)產(chǎn)于廣東、廣西及云南等地。當果穗基部的果實開始變紅時,胡椒尚未完全成熟,這時剪下果穗,曬干或烘干后,即成黑褐色,取下果實,通稱黑胡椒。如全部果實均已變紅時,說明胡椒已經(jīng)完全成熟,這時采收,用水浸漬數(shù)天,擦去外果皮,曬干,則表面里灰白色,通稱白胡椒。
胡椒的主要成分是胡椒堿,也含有一定量的芳香油、粗蛋白、粗脂肪及可溶性氮,能祛腥,解油膩,助消化。胡椒有防腐抑菌的作用,可解魚蝦肉毒。黑白胡椒在臨床使用時有所區(qū)別,黑胡椒的辣味比白胡椒強烈,香中帶辣,祛腥提味,更多的用于烹制內(nèi)臟、海鮮類菜肴;白胡椒的藥用價值較大,可散寒,健胃,增進食欲,助消化,促發(fā)汗。雖然黑白胡椒有所區(qū)別,但目前多互相兼用。
胡椒可止痛止瀉
胡椒味辛,性熱。有毒。入胃、脾、大腸經(jīng)。功能溫中散寒,止痛止瀉,理氣開胃,殺蟲解毒。主治胃寒嘔吐,腹痛泄瀉,食欲不振,癲癇痰多及中魚蟹毒等病癥。成人內(nèi)服煎湯每天3~6克;或入丸、散。外用可研末調(diào)敷或置膏藥內(nèi)貼敷。
但胡椒性熱,故陰虛有火、咳嗽咯血、消化道潰瘍合并出血、痔瘡腫痛出血、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牙齦腫痛者忌服。綠豆能制胡椒之毒,F(xiàn)代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胡椒具有抗驚厥、殺蟲、利膽、升壓等作用,可用于驚厥、蛔蟲病、膽囊炎、低血壓的輔助治療。
正是因為胡椒辛熱,可入胃、脾、大腸經(jīng),功能溫中散寒,止痛止瀉,故對受寒引起的腹瀉,嚼胡椒或胡椒研粉沖服均是可行且有效的。對寶寶因受寒引起的腹瀉,可取少量胡椒粉,溫開水送服,或?qū)⒑贩廴鲇诖竺罪堉校蟪娠灎钯N肚臍上,或以胡椒粉敷于肚臍眼,用傷濕止痛膏封嚴。對成人受寒引起的腹瀉,輕者可單用胡椒,重者可以加用附子理中丸或四神丸等藥物治療,但需要指出的是,一旦問題解決,就應(yīng)該逐漸減量,并在3天之內(nèi)停止治療,以免過用出現(xiàn)熱過頭或中毒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胡椒不管是內(nèi)服還是外用,有本品過敏史者禁用。若一旦發(fā)現(xiàn)在使用胡椒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皮疹發(fā)癢,或腹痛腹瀉嘔吐加重,甚至呼吸困難時,要考慮到胡椒過敏的可能,這時必須停用胡椒,并采取抗過敏治療。
止瀉還可試試超米粥
處暑以后,雖然天氣還是炎熱,但是卻出現(xiàn)了很多腹瀉的情況,這種胃腸型的腹瀉給很多人帶來了困擾,癥狀多為腹瀉、低燒、嘔吐、腹痛、盜汗、渾身酸痛、食欲不振等。此時人們需要及時注意消暑祛濕,減輕身體的不適。
初秋腹瀉嘗試超米粥
一般由病毒感染、夜間開空調(diào)著涼、生冷飲食、不潔食物和其他感染造成。因此要及時的治療,以免病情嚴重或者引發(fā)其他病癥。中醫(yī)在建議大家通過藥物的治療外,也可以通過食療調(diào)理,例如:超米粥。
食療方:取大米約400克(四次用量,一般每天喝兩次到三次),把鍋洗凈后,上火燒干,不能見油。把大米倒入鍋中,中小火慢慢翻炒,直到大米顏色開始變黃后改小火。繼續(xù)翻炒至大米變?yōu)楹贮S色或咖啡色為止。將100克炒米中加水(一般與正常熬稠米粥的水量相同),大火燒開后改小火慢熬至黏糯即可。
方解:大米有健脾養(yǎng)胃的功效,炒過之后,大米中的淀粉更容易糊化,不僅不會給腸胃帶來負擔,更能養(yǎng)護腸胃。
夏季腹瀉可試熱療
夏秋交替天氣仍然炎熱,容易出現(xiàn)腸胃不適,輕則消化不良,重則胃寒腹瀉。在服用一些藥物的同時,還可以采取一些應(yīng)急措施,尤其是熱療法能起到很好的調(diào)理作用。
1、停止進食1-2餐,使胃腸得到休息調(diào)整。
2、搓熱雙手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及逆時針各按摩30圈,然后再搓熱雙手按摩小腹。
3、注意腹部保暖,必要時可用熱水袋敷于局部。還可以用電吹風對著自己的腹部反復吹,直至肚子舒服一點為止。
4、用生姜紅糖煮水飲用,可以健胃去暑化濕。
5、適當進食各種粥,如小米粥、綠豆粥、紅豆粥、薏米粥,可以健胃解暑,喝粥時還可配點咸菜。
無相關(guān)信息
內(nèi)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huán)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jīng)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養(yǎng)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fā)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皮膚偏方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fā)方(38) 白發(fā)方(70) 黃褐斑方(45) |
腫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兒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jīng)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婦科偏方 |
月經(jīng)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chǎn)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關(guān)于我們 | 打賞支持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yī)生診斷及醫(yī)療為準。 ┊ 如有轉(zhuǎn)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quán)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